安徽淮北亳州:内外兼“修” 天蓝城美绿意浓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好天儿”越来越多,城市绿意越来越浓,昔日荒山越来越“红”……近年来,我市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大力推进生态保护修复,让亳州“气质”与“颜值”双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倍增,为打造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作出了亳州贡献。蓝天白云成常态 从****到****年,全市PM*.*年均浓度从**微克/立方米下降至**.*微克/立方米、降幅达**.*%,其中****年PM*.*平均浓度、优良天比率改善幅度居全省及长三角城市第一。****年,在气象条件较上年同期不利的情况下,我市仍然圆满完成了省下达的各项空气质量目标。优异答卷是怎样写就的?“专家组提醒,当前我市近地面东风*级,相对湿度为**%。今日臭氧有超标风险,需进行错峰,建议市交通运输局引导汽车维修喷漆落实错峰作业……”*月**日**时**分,在亳州市大气攻坚指挥微信群里,出现了这样的工作提醒,而类似的提醒,从当日早上*时起,已经出现了*次。收到信息后,相关部门立即行动,按照专家组提醒开展工作。成立大气污染防治科技支撑团队、强化技术平台监测数据分析、科学精准发布管控指令、相关部门齐心协力攻坚,是我市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法宝”之一。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入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巩固提升防治成效,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蓝天幸福感。我市常态化开展大气污染源“九查九做”,加强网格化管理,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制,实行网格按天排名调度,今年以来,市大气办共交办、整改问题****个。重污染天气是人民群众的心肺之患。我市狠抓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强化“散乱污”企业治理,实施烟花爆竹重点时段全域禁放和秸秆全年禁烧,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落实错峰减排措施,加大各类涉气源的管控力度,最大限度减少重污染天气。臭氧污染防治方面,我市强化走航监测和监督检查,建成PM*.*组分-光化学污染超级站,持续开展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查整治,今年以来,共排查涉气企业***家,发现整治问题***个。落实提升VOCs(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一厂一策”***家,完成*家重点行业企业低VOCs含量原辅料源头替代或深度治理。开展臭氧污染应急管控,引导汽车维修、外墙喷漆、加油站卸油等错峰作业,今年以来发布错峰指令**次。我市充分利用遥感监测、黑烟抓拍、OBD(车载自动诊断系统)远程在线监测全天候监管过往柴油车,斩断柴油车“黑尾巴”,****年共移交处罚***辆次、预警超标****辆次。严厉打击不合格油品,****年监督抽查加油站点***家,抽查汽、柴油***批次,立案查处*件。加大老旧车淘汰力度,****年注销淘汰各类型老旧机动车*****辆。大气面源污染防治方面,我市持续开展扬尘污染治理专项行动,一季度排查发现扬尘污染问题**个,均已完成整改,有效提升了建筑工地、道路保洁、餐饮油烟等方面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水平。一系列举措促进了空气质量持续向好。今年*月份,全市未出现臭氧污染天,为近年来最好水平,成为全省三个优良天比率***%地市之一。用市民刘楠的话来说:“亳州‘好天儿’越来越多了,蓝天白云成为常态,随手一拍就是风景。”林城相拥生态美 今年*月份,在市区林拥城景区、银杏路与文采路交叉口附近,我市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市直机关义务植树活动,市领导带头参加,各单位积极组织,争相为亳州添绿。各县区同时掀起义务植树热潮,种下的成千上万棵树苗随风生长,让亳州大地绿意更浓、生机勃勃。城市因绿而美。近年来,我市大力开展造林绿化行动,林拥城景区已成为我市的绿色亮丽名片。林拥城总规划面积约*万亩,包括一条环城林带及药都林海景区、华佗百草园景区的“一带两区”。全长**.*公里的环城绿道像一条蜿蜒的绿丝带,呈环状拥抱整个亳州市区,真正实现了林在城中、城在林中。药都林海景区以现代林业新技术、新品种引进和推广为基础,建立了以景观生态树种和乡土树种为主的体系,栽种了柳杉、银杏、女贞、乌桕等药材树木,彰显了中华药都的特色。景区还栽植了紫薇、樱花、桂花、梅花等花木,花卉与绿色植物搭配,增强了景观效果。夏日傍晚,行走在药都林海景区,苍翠的树木遮挡着烈日,给游人送来片片绿荫。这个占地面积****亩、栽植**万棵树木的天然氧吧,已成为人们健身、休闲、娱乐的首选地。“这里景点多、场地大,到处都是树木,设施也比较齐全,我经常带孩子来玩,孩子也很喜欢这里。”市民陈女士开心地说。给陈女士带来美好体验的药都林海景区内,规划了自然科普区、游乐区、园林景观区、综合服务区和体育运动区等五大板块,建设有金桂山、水上乐园、森林迷堡游乐园、蜗牛庄园游乐场等休闲项目,欧风园、雕塑园等主题景观园项目以及森林书屋、科普栈道、大熊猫(萌宠)生态科普馆等科普项目,年均接待游客超过***余万人次。林拥城是我市“向绿而行”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我市结合省级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创建及森林生态廊道、美丽乡村建设等,大力推进国土绿化提升行动;以林长制改革为总牵引,以林业增绿增效行动为总抓手,持续开展“四旁四边四创”绿化提升工作;推动林业、财政、水利、交通、农业农村等部门统一造林绿化目标,统筹安排使用资金,合力推进植树造林工作。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人工造林**.*万亩,创建省级森林城市*个、省级森林城镇**个、省级森林村庄***个,建设森林长廊****.*公里,完成森林抚育**.**万亩,退化林修复*.**万亩。扩绿持续进行中,“十四五”期间,全市计划完成人工造林*万亩,封山育林*万亩,实施森林抚育**万亩,完成退化林修复**万亩,为加快建设“地净、天蓝、路畅、水活、林拥城”的美好生态亳州提供“绿色”保障。荒山披绿成“金山” 端午假期,涡阳县龙山又迎来了“高光时刻”,这里的绿水青山、文化遗址、花草树木、休闲设施,吸引了众多游人前来观光打卡。“不只是本地游客,淮北、阜阳等地来此观光的游客逐年递增,龙山已成为网红打卡地。”龙山镇党委书记纪永介绍。据介绍,龙山曾有**景,后因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一些景观不复存在。现存的还有庙宇、一步两桥、白云洞、石头街等历史文化遗址。为保护生态资源,近年来,涡阳县政府和龙山镇依法封山整治,严禁开采,并先后投入资金***多万元,对龙山进行修复和保护。通过边坡治理、危岩体清理、土地平整覆土、造林绿化、安装防护栏、修整道路,龙山变成了天蓝、水绿、山青的好地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通盘策划,从一山、一水、一园、一街、一业*个方面着手做好文章,计划投入**亿元用于龙山发展,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纪永表示,下一步,将修复古迹、建设红色旅游景点,把龙山镇打造成皖北知名的文化旅游胜地。同龙山一样,涡阳县石弓山也通过生态修复实现“蝶变”。走进石弓山废弃矿山治理项目区,昔日的小采坑、取土坑、垃圾堆已经消失,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干净平坦的柏油路和一处处草木葱葱、湖水悠悠的美景。昔日人人避而远之的“千疮百孔”荒山,如今变成了人人喜至乐到的消闲游玩场所。“我们两口子没事就来逛一逛,玩一玩,山上的风景挺好,玩得很开心。”附近居民周宗军说。近年来,石弓镇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理念,不断加快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把废弃矿山变成绿色矿山,有效呵护了绿水青山,实现了生态治理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我们对荒山进行全面治理,发展乡村旅游,让群众有一个打卡游玩的地方,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了群众的生活品质。”石弓镇副镇长董郭庆表示。龙山、石弓山是我市矿山修复实现生态价值转化新路径的缩影。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以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的“部分矿山存在整治标准不高、验收把关不严、后期管理不到位”问题整改工作为抓手,坚持系统观念,突出标本兼治,将生态环境保护与重大区域战略相结合,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目前,我市“三线三边”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均已完成整改工作要求,境内昔日荒山重现了山清水秀好模样。(记者 汝平 通讯员 孙凌)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