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产业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荥经县林业局认真开展“黄柏+方竹”复合种植推广价值研究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荥经,地处雅安市中部,四川盆地西部,距成都***公里,位于成都*.*小时经济辐射圈,是雅安市重点拓展区,也是连接甘、阿、凉少数民族区域的重要节点和辐射攀西、康藏的桥头堡,全县辖区面积****平方公里,辖*个街道办事处、**个乡镇,总人口**.*万。森林覆盖率**.*%全省第一。根据县委办公室印发《关于在全县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荥委办〔****〕**号)文件要求,荥经县林业局结合职能职责,针对荥经森林覆盖率高以至可新造林空间小的难点问题,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促进黄柏、方竹两大林业产业再上新台阶开展深入调研。本次调研历时两周(*月*-**日),涉及龙苍沟、青龙、安靖、牛背山等乡镇,调查农户**人、调查样地**个,咨询、走访专家*次。调研结论为:在黄柏地内复合种植方竹的模式非常适合荥经的气候特点,群众受益很大,具有大面积推广价值。一、荥经黄柏的基本情况(一)规模大、产量高、效益好。川黄柏(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为芸香科(Rutaceae)黄檗属(Phellodendron Rupr)植物,是四川省特色优势木本药材。荥经有黄柏**万亩,主要分部在****年以来的退耕还林地内,交通、管理较为方便。黄柏资源拥有量都位居全川第一。荥经川黄柏还具有产量高、品质优的显著优势,其小檗碱含量为*.**%,“川荥*号”(俗称:青杠皮)荥经黄柏良种小檗碱含量更是高达*.*%,而从外地(省内其他县)收购黄柏皮小檗碱含量为*.**%,属上乘的道地药材。一般生长**~**年管理良好黄柏,按每亩种植***株、每株采收**斤算,亩产鲜皮量可达*.***吨,按*元/斤的市场价算,每亩黄柏收益为*.*万元。全县***个村民小组,每个村民小组每年采伐黄柏**亩,每年全县采伐黄柏的面积为****亩。因此全县每年产量*.**万吨,黄柏收入*.**亿元。****年荥经和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合作,选育出优良川黄柏品种“川荥*号”,填补了川黄柏无良种的空白。(二)周期长、见效慢。黄柏从种植到采收一般要**-**年以上,每年要开展抚育、病虫害防治等工作*次以上,其间只有投入没有收益,和一些短平快项目相比就显得约有不足。二、荥经方竹的基本情况(一)方竹资源情况。荥经方竹以其特有的品质、上佳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在清朝曾被列为“贡笋”。通过现代技术检测,荥经方竹笋的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克/***克,*%≤膳食纤维≤*%,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年*月**日,荥经盐渍笋获四川名优特新产品迎春展销会产品“金奖”。****年*月*日,“荥经竹笋”被农业部批准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据调查,荥经有原始方竹林**.**万亩,主要分布在国有林及熊猫保护区。虽然近年来“引竹下山”新造方竹*万亩,但效果不理想,有重造轻管的因素,也有种苗质量差的原因。目前全县竹笋加工企业主要有*家,分别是******,年产竹笋食品****吨;龙苍沟农业专业合作社,年产速冻鲜笋****吨;雅******,年销售鲜笋****吨。(二)目前制约方竹产业发展的因素。一是受政策因素影响大。荥经方竹虽然有**余万亩,但主要分布在国有林及熊猫保护区,受政策因素的影响,不允许过多的人为活动干预,一些先进的竹林经营管理措施无法实施,制约了提升发展;二是基础设施薄弱。林区公路基础设施薄弱,群众上山采笋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路上,导致成本居高不下,一些品质较好、等级较高的竹林资源难以利用变现,制约了方竹产业的发展;三是经营管理粗放。荥经方竹采笋期只有**天左右,期间需要大量的工人采笋,受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工人都选择在山上搭简易工棚居住,条件十分艰苦,从事该工作的主要是彝族同胞。由于管理松散,不注意留养,通常是“杀鸡取卵”式的采集方式,导致**万亩的方竹资源不能科学利用,隔三差五地就要封山育林;四是缺乏竹笋加工龙头企业。荥经方竹的产量基本上处于原始状态,但每年的产量仍然有*万余吨,靠采笋产生的收入仍是许多山区群众的主要生活来源。因为县内没有竹笋加工企业,我们大量的优质竹笋资源只能流向外地,群众主动管竹护竹的积极性不强,方竹产业对县财政的贡献微乎其微。(三)人工种植方竹的收益情况。据专家介绍,用营养袋方竹良种实生苗新造的方竹*-*年可丰产,按亩产****斤、每斤*元算,每亩收益可达****元。如果我们通过几年时间发展**万亩方竹基地,每年基地竹笋可达*万吨,按*元/斤算,仅基地鲜笋的产值就达*亿,如果算上**万亩原始竹林*.*万吨的产量,全县每年的方竹产量在*万吨左右,农民守着家就能挣钱。目前入驻竹产业园区的******只能消化****吨竹笋,如果引进更多的企业将剩余竹笋全部消化,其产生的附加值更高,综合产值可达**亿元以上。三、“黄柏+方竹”复合种植具有推广价值的理由(一)经济效益最大化。黄柏为木本药材,通常从种植到收获要**年以上,其间群众只有投入没有收益,虽然届时每亩黄柏收益*万余元,但采伐后就是一片空地,需进入下一轮种植轮回。而种植方竹*年就有收益(每亩***元左右),*年后丰产时的每亩收益****元左右。因此,黄柏+方竹的综合产值每年亩产可达****元以上,而且黄柏采伐后不需要**年轮回,现成的方竹产业就能无缝衔接,对促进乡村振兴、提高群众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二)黄柏和方竹为共生关系,具备复合种植的生长条件。黄柏为高大落叶乔木,平均树高**米。方竹为笋用竹,平均竹高*米。方竹喜荫,高大落叶乔木林下是方竹理想的生长环境,二者互为共生。(三)节约管护成本。种植黄柏需连续管护*年以上,主要是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种植方竹的管护措施和黄柏类似。因此在黄柏地内套种方竹,可实现一份投入收获两份产业的目的。(四)“村村通”路网将在产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全县有黄柏面积**万亩,“村村通”路网可及度较高,在黄柏地内套种方竹可利用现有基础资源促进方竹产业做大做强。(五)黄柏、方竹种苗基地能为产业发展提价充足的种苗保障。黄柏种苗基地位于严道街道“打锣坪”,面积***亩,品种全部为黄柏良种“川荥*号”,年可提供优质黄柏壮苗***万株。方竹种苗基地位于五宪镇烟溪沟村,面积**亩,该基地的种子全部来源于被誉为“中国方竹笋之乡”的贵州省桐梓县,该基地采用营养袋先进技术育苗,能确保造林苗木成活率≥**%,每年可提供优质方竹种苗***余万株。四、“黄柏+方竹”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一)制定“*”个发展规划。按照全面产业链思路,抢抓机遇承接国家和地方发展政策,通过规划解决产业发展的产业链条建设问题,政策项目争取问题,产业延伸融合发展等问题,为“黄柏+方竹”产业的振兴发展提供科学的战略服务。通过规划,建立基地小斑图,优化提升产业基础设施,系统谋划碳汇资源开发。受国家熊猫公园保护政策的影响,“引竹下山”仍是发展方竹产业的关键措施。编制全县“黄柏+方竹”产业规划主要是结合全县国土空间规划,实地调查摸底,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并一以贯之的长抓执行。通过规划,构建优质种苗供给体系。采取初期引种,后期建设规模苗圃基地,以及农户“引竹下山”等方式提供优质种苗,加速基地建设。通过规划,科学留存“黄柏+方竹”产业园区发展空间。结合空间规划和对标新发展方向对产业食品加工、工业加工、文创加工等园区建设谋篇布局。(二)依托“*”个专家团队。产业化发展必须站高谋远,要借力借智,通过专业团队科学解决产业链各环节的问题。南京林大竹类研究所是全国唯一竹类研究机构,贵州省桐梓县正是依托南京林大竹类研究所才在短短的*年时间做大做强方竹产业,一举成为“中国方竹之乡”,并和新华网合作发布全国方竹笋价格指数。南京林大竹类研究所和桐梓县的合作模式被国家林草局称为“南林”模式受到褒奖并在全国推广。目前我局已和该所多次开展交流沟通,刘国华所长、王福升教授到我县实地调研后认为荥经的地理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方竹生长,方竹产业发展空间巨大,通过科学发展,扩规模、提质效,完全可以作为荥经农业的支柱产业。该所可聘请为我县竹产业基地建设的技术服务单位,发挥其成功经验,提振我县竹产业发展。(三)搭建“*”个运营平台。充分发挥县林开******作用,解决产业链培植和资金整合等短板问题。如流转整合林地,建立规模化、标准化基地、组建专业化工人队伍、设立农资服务等。(四)推出“*”批万亩示范基地。“黄柏+方竹”基地是产业的基础,必须做大做实。依托退耕还林和社会造林契机,规模化、标准化推广“黄柏+方竹”模式,迅速扩大基地面积。推出“*”批万亩示范基地,既能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又能调动农户种植积极性,撬动社会资本投入,进而全面促进荥经黄柏、方竹产业快速发展。(五)谋划好“*”条产业链。立足长远,通过方竹产业量和质的改变,在起步建设上选优培强产业******和专业化队伍等,谋划好产业、产品、品牌等产业链。通过政策激励、筑巢引凤、全面招商等措施,科学谋化全产业链的培育。通过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扶持产业大户,采取“壮大一批、发展一批、引进一批”等方式,提高黄柏、方竹产业的组织水平,做长产业链。加强品牌打造和质量建设,积极开展原产地认证和地理标志商标注册,提升黄柏、方竹笋特色产品的附加值。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发展模式,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与种植户建立原料供应合作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六)组建“*”批专业化队伍。以专家团队+产业联盟+标准化基地模式,推进标准化和科技化种植、管护、采笋等发展,让现代管理技术贯穿黄柏、方竹产业建设的始终,坚决杜绝“野蛮+扫荡”、“杀鸡取卵”式的竹笋采集方式。主要加强方竹种植技术培训,整合推广集成技术和高效耕作模式,提升黄柏、方竹单产量和经济价值。(七)构建“*”套筹资机制。积极争取国家、省项目支持,整合农、林、水、扶持开发等涉农资金,对示范基地建设乡镇加大投入,给予政策补助。县财政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基地、加工业、经纪人等贷款,促进“黄柏+方竹”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我县“黄柏+方竹”区域独有、前景广阔的优势,营造一流的投资环境,加强项目的论证和包装推介,发挥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主体作用,引进一批市场联结紧、带动能力强、产出效益高的大企业、大集团投资黄柏、方竹产业。加强与金融机构联系对接,落实金融帮扶政策,破解产业发展投融资瓶颈。(八)组建“*”个领导专班。由县级领导挂帅,抽调相关部门人员,组建工作专班,系统谋划,高位推进。专班办公室设在县林业局,采取目标任务化、工作绩效化等措施系统推进“黄柏+方竹”产业发展。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