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新区卫生健康和民政局:织密织牢“保障网” 用心用情暖民生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江北新区聚焦特殊群体,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健全体制机制,强化政策落实,推动新区救助工作快速发展。体系+制度共建民生兜底全方位构建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和衔接各项制度措施,形成有梯度、分类别、全覆盖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健全“主动发现、主动救助”机制,通过“大数据+铁脚板+社会救助”,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聚焦困难群众“精准救助”,开展困难群体救助帮扶专项排查整治行动,特殊困难群众服务保障覆盖率***%;提高专项救助水平,完善分类施救制度,深入推进“救急难”工作,解决群众生活中遭遇的突发性、临时性、紧迫性困难。线上比对+线下核查多元帮扶全链条立足社会救助制度基础性、兜底性功能定位,积极探索创新救助模式,实现“单一救助”向“多元帮扶”转变。全面落实兜底保障政策,每月**日之前按时足额发放社会救助对象的生活补助金。通过“线上比对+线下核查”,严格规范低保和特困供养审核审批程序及动态管理机制,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开展“暖心走访”,建立新区低保、特困供养人员“一户一访一策”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案救助、资源链接、申请辅助等服务。将困难群体按困难程度划分“红、黄、绿”三类,对辖区内的重病重残低保户、“单人保”对象、分散特困供养人员等重点关注人员落实常态化关心关爱机制。区级未保中心+街道未保工作站互补关爱保护全覆盖成立江北新区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未保委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共同解决未保难题。搭建江北新区儿童关爱平台,实现困境儿童“一人一档”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全面建成新区“*+*+**”分级联动的全域儿童工作阵地网络,江北新区未保中心着力构建“*示范+*中心+N基地”,推动新区未保工作专业化、规范化与智能化有效结合;新区*个街道未保工作站全覆盖,《江北新区未保工作站服务规范》立项省级地方标准;依托**个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组织开展多样化关爱服务。严格落实困境儿童生活补贴政策,按月足额发放生活补贴,困境儿童基本生活应保尽保率***%。线上通道+线下服务点合力 救助帮扶全天候加强流浪乞讨救助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流浪乞讨线上平台。在“我的南京”APP“新区民生”板块上线了“流浪乞讨发现随手拍”功能,形成全社会参与救助的良好氛围。改建新区救助管理站,创建街道救助服务点,实现流浪乞讨救助服务点全覆盖,现已创建两家省级街道救助示范点。开展“冬季送温暖”巡查、“夏季送清凉”巡查,节假日、恶劣天气安排街面巡查等常态化工作。开通了**小时社会救助专线,由工作人员轮守值班。八年来,共计救助***人,其中协助市站护送返乡流浪乞讨人员**名,接收返乡安置人员*名。分享开始end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