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长寿?崇龛镇:探索线上线下治理模式?共筑农村道路交通安全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div style="width:***px;height:***px;margin:**px auto;display:none" id="a*"崇龛镇:探索线上线下治理模式?共筑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全体成员,请明天把三轮车、四轮车开到村公共服务中心来,统一喷漆编号,请大家互相转告。”这是汪坝村网格服务群“线上”发布的一个通知。“大家一定要遵守交通安全法规,一定要做到文明出行”。有居民回应:“大家开慢点,礼让行人。”“要增强安全意识”......这只是崇龛镇网格群“线上”服务群众的一个缩影,收效甚好。针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特别是以货运为主的三轮车既可以拉农作物与生产生活物资,同时还可以作为代步工具,已经成为村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但是,在三轮车、四轮车等电动车使用的过程中,也的确出现了很多的隐患问题,比如违规搭建雨蓬,乱停乱放,老年人安全意识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违规违章行为,三轮车、四轮车的事故时有发生等等。为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崇龛镇深化党建统领作用,积极探索“双网”共治,组织镇道安办、驻村工作队对全镇三轮车、四轮车进行摸排。通过线上线下征求群众意见后,决定对辖区三轮车、四轮车进行统一喷码、登记建档,实行编号管理,以此推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同时,建立责任清单,落实车主主体责任、政府和村(社区)监督管理责任。各村(社区)充分发挥网格群和“村村响”大喇叭作用,每天转发、播放道路交通安全知识,使“三轮车载人违法”法律观念家喻户晓。在加强“线上”宣传引导的同时,崇龛镇党委、政府还组织镇平安办、道安办、派出所等“*+*”支力量,对全镇电动车、三轮车、四轮车开展“线下”治理。一是抓好隐患整治。在王家坝山门、玉佛寺停车场、汪家弯山门设置交通安全临时检查点*个,对过往电动车、三轮车、四轮车进行安全排查。在石庙村、老店村、长寿村设置交通劝导站*个,发挥各专、兼职劝导员作用,对过往电动车、三轮车开展劝导,发现违规搭蓬、载人的立即制止整改,进行教育警示,建立劝导台账。二是开展宣教活动。印制了交通安全宣传手册,通过街头宣讲、进村入户、院坝会、发放资料等形式,向广大居民宣讲酒后驾车、无证驾驶、违法载人的严重后果,以案施教,进一步增强交通安全意识,筑牢交通安全思想防线。开展线上宣传,充分利用网格群、广播、电子显示屏等宣传媒体,集中曝光一批违法载人三轮车车主,以此形成强大震慑力。组织**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站,通过张贴、发放宣传手册、转发宣传内容等,通过“线上+线下”同步推进,进一步营造浓厚氛围,提升交通管理质效。三是实行“一车一码”管理。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组织村“两委”干部验证村民车辆后,对三轮车拍照建档,喷涂车辆编号,对姓名、身份证、手机号等一同录入信息库建档。“今后如果发生三轮车交通违法违规等情况,只要记住车上的编号,就可快速找到车主的相关信息。”四是开展喷涂教育。在检查整治中,对三轮车初次违法行为进行登记教育,并进行喷号,将情况通报所在村,落实村(社区)管理责任。*月*日,在王家坝山门检查点。上午**点**分左右,一辆电动三轮车经过山门时被执法人员拦下。开车的是一位老年人,后面坐着一个孩子。从三轮车车上下来,老年人都费了不小功夫。“俺都**多岁了,也不能骑电动车了,就买了这辆三轮车……”“你这么大岁数,驾驶这种三轮车很危险。一旦发生事故,后悔莫及,希望以后不要开车上街了。”“平时要关注一下你们村网络群消息,里面都是些便民服务信息。”执法人员对老人进行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随后,在三轮车尾部喷涂了号码。据了解,今年以来,崇龛镇深化党建统领作用,探索“双网”共治,在全镇建立“潼心共治”网格服务微信群***个,每个网格群配置了“*+*+N”力量,网格长履行网格职责,线上服务、线上交流已经成为居民沟通问题的重要方式。同时,全镇干部下沉到各个网格,通过与群内群众良性互动,及时开展交通宣传、政治引导、政策咨询、民生收集、隐患发现治理、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真正让“双网”共治汇民意、解民忧。截至目前,已编号纳入管理****余辆,通过线上、线下“双管齐下”治理三轮车,不仅保障了群众出行安全,还解决了管理难题,拉近了干群关系,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