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问津故地蝶变“问天高地”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图片附件?航天新城生机勃勃。图片附件快舟火箭发射升空。图片附件小卫星智能生产线完成迭代升级。图片附件“武汉造”卫星在轨运行。*月**日—**日,第九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在武汉举行。论坛的主角——位于武汉新洲的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又名“中国星谷”)将再一次接受面向全球的推介,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正受到越来越多知名企业的追捧。*月*日,大型央企中国铁建在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开工建设重大工程——东部产业核心区片区综合开发项目。“该项目的建设,对促进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产业集群的打造和片区价值的提升,对加快武鄂黄黄一体化发展,对武汉打造中国航天第三极,都具有重要意义。”新洲区航天基地工作专班一位负责人说。第九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多家知名企业也将与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签订合作协议。新洲,正从一个因两千多年前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而家喻户晓的问津故地,逐渐蝶变为可上九天揽月的“问天高地”。 星、箭、云和航天材料齐聚 *月*日,命名为“快舟·锐科激光号”的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我国首颗平板式新体制通信试验卫星“龙江三号”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快舟系列火箭是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火箭产业园自主研发的固体运载火箭,具有快速集成、快速入轨能力。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火箭产业园也是国内首个现代化的商业火箭产业园,实现了快舟系列固体运载火箭低成本、批量化生产。该产业园自****年*月投用后,以“火箭般”的速度快速发展。****年*月,一枚被命名为“快舟·新洲”号的火箭同另一枚火箭一起,从火箭产业园顺利下线,成为火箭产业园首批下线火箭。两枚火箭成功出征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去年*月**日至*月**日,“新洲造”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分别在酒泉、西昌、太原*地,成功执行*次发射任务,取得了“**天四连胜”的佳绩。去年**月*日,快舟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标志着火箭型谱又增加重要一员,对火箭公司下一步发射业务的拓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截至目前,快舟系列火箭已执行**次发射任务,将**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今年,快舟系列火箭预计执行*至**次履约任务。在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与火箭产业园一路之隔的卫星产业园,其发展速度也不遑多让。****年*月,我国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在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卫星产业园完成第一颗卫星下线。产线建成*年来,已累计完成**余个型号的整星及数十项单机生产任务。据有关方面透露,这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日前已完成迭代优化,为即将承担的**余颗整星组装、集成、测试生产工作做好了准备。从“造生产线”到“用生产线”,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不断探索数字化、柔性化、智能化的新型制造模式,高标准打造我国小卫星智能制造样板。卫星产业园方面还透露,超低轨卫星星座正在规划建设,首发星预计将于今年*月具备发射条件。据介绍,超低轨道通常指***公里—***公里高度的轨道。相较于传统轨道,超低轨飞行可有效降低卫星研制和发射成本、提升信息获取和传输效率,适用于卫星批量化生产和高密度发射。卫星产业园将发挥自身在小卫星、低轨通信、智能制造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基于超低轨道开展超低轨卫星星座建设,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匹敌传统轨道卫星系统的探测性能,以充足的卫星数量获取超过传统轨道的时间响应性能,以卫星快速批量化制造与发射能力支撑星座建设和应用效能,打造以多快好省为特色的超低轨空间基础设施,孵化卫星信息直接服务大众的新型产业生态。截至目前,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已建成火箭、卫星、磁电、行云四大产业园,实现了星、箭、云和航天材料齐聚的格局。当前,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正统筹推进航天电子产业园、信息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绿色船舶制造产业园、航天大数据科创中心建设。 千亿产业商业航天生态圈正逐步形成 *月*日上午,武汉国家航天基地东部产业核心区综合开发项目正式开工。新洲区航天专班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占地面积约**.**平方公里,投资**亿余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基础设施项目、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产业设施项目等,共计**项。武汉航天基地东部产业核心区综合开发项目,由中铁十一局联******、中******联合中标,将通过实施“投资+建设+运营”提供一体化开发建设和运营。这也是央企中国铁建首次参与商业航天基地投资建设******负责人表示,将全面发挥产业链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加快推动项目投融资、规划设计等工作,如期启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产业设施项目建设,把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项目打造成“投建营一体化示范片区”。据介绍,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航天信息、航天电子、航天新材料、绿色船舶、科创中心等“四园一中心”未来产业布局的核心承载区,极大推动“中国星谷”加快完善功能设施。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是我国首个商业航天产业基地,承载着国家航天强国战略的使命。该基地毗邻长江新区、武汉新城,与阳逻国际港、天河航空港、花湖航空港互联互通。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国家战略的加持,正吸引越来越多的知名企业抢滩入驻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助力建设“问天高地”。今年*月,新洲区组团赴粤港澳大湾区招商,一批企业热捧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纷纷签约投资,签约投资总额逾***亿元。国内一家知名企业签约投资***亿元,在武汉建设航天新材料产业园。该项目规划总用地****亩,建设内容包括新材料产业制造中心、产品与技术展示中心、物流中心、研发中心、科技人才公寓、商业服务配套设施、科创办公楼等。******投资*亿元,建设深圳中商·星谷产业孵化器项目。该项目规划用地***亩,聚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产业技术成果转化,高标准、高品质建设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产******珠海欧******与已落户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联手,计划共同建设遥感卫星数据应用******的卫星遥感数据,******的数据处理加工能力,形成各种数据产品,用于城市“两违监管”、河湖水环境监测、农业种植监测、林业火灾监测等重点行业应用领域,将有力提升行业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此次论坛上,来自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企业也将与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签订**个投资项目,协议投资额***.*亿元,涉及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现代服务等领域。其中,武汉卫星遥感云技术产业研究院项目将立足汇聚卫星遥感领域高端人才、高校院所、企业等优势资源,在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打造一院一室一园一企为核心的产业体系;武汉热管理产业技术研究院项目着力研发高效换热技术、先进热输运技术、热管理先进材料、智能化热管理系统及高端热性能评估设备等;苏科高新——新洲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集聚产业发展,建设高标准产业园区,产业方向以聚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两大产业为主,新一代信息、智能制造、医疗器械等为辅,整合产业上下游,打造产业链条;武汉兴安大厦商业综合体项目计划在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兴建劳务培训大楼并建设商务酒店及商场等配套设施;航天基地企业服务数智园项目将围绕入园企业的咨询、金融、商务等需求开展服务招商运营等工作。据了解,截至目前,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累计投资近***亿元,一个千亿产业商业航天生态圈正逐步形成。 卫星数据应用助力“数字城市”建设 今年以来,新洲区双柳街******的卫星遥感数据产品及服务,加强对辖区内“违法建设、违法占地”等破坏资源环境行为的动态监测,“千里眼”在空中巡查,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查处,实现了辖区内“两违”监测的智能化全覆盖,从项目刚开始实施时,一期提取***多处疑似“两违”点,到项目实施半年后,一期提取仅几处疑似“两违”点,有力证明了利用遥感卫星进行城镇“两违”监管有效、成功,全面提升了辖区“两违”行为的监管水平。这只是卫星数据应用助力“数字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为了汇聚国内外通信、导航、遥感卫星数据资源,降低各单位使用卫星数据的门槛,提升卫星数据的分发服务与应用能力,提升武汉对卫星数据资源集中使用效力,助力武汉“数字城市”建设,今年*月,武汉市人民政府决******牵头,联合行业内其他单位,共同建设“武汉市卫星数据应用公共服务平台”。据介绍,武汉市卫星数据应用公共服务平台按照“*+*+*+N”架构建设——*个综合服务平台:包括政府公共需求统筹发布、通导遥卫星数据查询和获取、定制化的数据应用整体解决方案。?*大技术平台:包括数据接入平台、数据存储管理平台、数据处理平台、算法管理平台、数据分发服务平台、应用服务平台、任务调度与监视平台等。?*个数据中心:主要指建设硬件平台的主要基础设施。N个应用信息系统:在农林渔牧、城市治理、数字电网、智慧水务、生态环保、自然资源管理、物流监管、海事监测、智慧交通、灾害监测等**多个行业提供专业系统的应用解决方案。截至目前,该公共服务平台已完成*.*版本建设并上线试运营。已完成中欧班列集装箱监管系统、全球租赁资产监管系统、城乡运营车辆监管系统、城镇“两违”监管系统、洪涝灾害智能分析系统、安全应急应用系统、电力安全应用系统、水务和湖泊监测应用系统、数字农业监测应用系统等**多个接入平台并可以向******表示,将把武汉市卫星数据应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成为中部地区数据资源最全、通导遥一体化、服务能力最强的综合性卫星数据与产品的共享交换服务系统。新洲区政府联手湖北******,在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建设工业互联网展示及赋能中心。赋能中心主要以航天云网领先技术能力和丰富实践经验为依托,实现一站式工业互联网赋能中心全场景演绎,包含赋政、赋企、赋学、赋民四个部分。以赋企为例,赋企部分主要展示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业务全链条数字化的应用场景和最新案例,并且通过实际的产线运行和产品生产,形成有效的示范效应展示,让企业充分了解“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的巨大价值,从而有效指导行业企业用户的生产提升方向。湖北云网表示,依托新洲区航天产业基地的优势,有信心将项目打造成为新洲区数字经济产业运营的关键载体,推动区域企业生产制造设备“应上尽上”云平台,实现产能共享、降本增效。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