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温持续,市人社局发布特别提示:要落实好高温天气劳动保护措施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酷暑来临,我市天气持续高温。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关系用人单位的生产安全、关系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市人社局发布特别提示:各类用人单位应充分履行防暑降温工作主体责任,落实高温天气劳动保护措施,确保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障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那么,高温天气劳动有怎样的具体保护政策?记者走访了市人社局。市人社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高温天气是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以上的天气。用人单位要建立、健全防暑降温工作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高温作业劳动保护工作,确保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用人单位应合理布局生产现场,改进生产工艺和操作流程,采用良好的隔热、通风、降温措施,积极改善作业场所的工作条件;要为劳动者提供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市人社局工作人员特别提醒:“日最高气温达到**℃以上,应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以上、**℃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气温最高时段*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以上、**℃以下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记者了解到,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用人单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从事高温作业的劳动者,还可以依法享受高温津贴。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安排劳动者在**℃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防暑降温饮料和必需药品不得冲抵高温津贴。人社局工作人员介绍,根据福建省人社厅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调整夏季高温津贴标准的通知》(闽人社发〔****〕*号),*月份,用人单位应当按实际高温天数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每人每天**元;*至*月,用人单位应当按月或按实际高温天数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每人每月***元。(用人单位发放的高温津贴纳入工资总额,但不包括在最低工资标准范围内。)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不依法支付高温津贴的,劳动者可以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或投诉,由具有管辖权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责令改正。此外,劳动者还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依法维护劳动报酬权益。记者了解到,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同时,工会组织依法对用人单位的高温作业、高温天气劳动保护措施实行监督。因此,发现用人单位有违法行为的,公民、组织或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工会组织反映或向当地人社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投诉举报。□ 记者张文奎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