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厦门以绣花之功 扮靓东渡完整片区的高颜值 ——“改”出新面貌 “造”出新生活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东渡片区位于湖里区湖里街道,片区住宅大多建造于**世纪八九十年代,
居住群体为返乡知青人员、厦门港老建设者、中山路老市区安置拆迁户、单位宿舍等,其中老人占比近**%。
片区人口占街道总人口的**%,困难群众占比**%。片区呈现出老旧小区多、老年人口多、困难群体多、公建配套少即“三多一少”的特点。
片区**%小区为无物业管理,依靠湖里街道、社区提供公共环境卫生等基本服务。
基础设施老化、环境空间杂乱、物业服务空白、商业活力缺乏、居民生活不便,严重影响了居民群众生活质量。
****年*月,面对片区内存在实际问题,湖里区委、区政府决定在东渡片区正式启动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
项目改造涉及湖里街道东荣、东渡、金鼎*个社区**个老旧小区,总户数约****户,楼栋***栋,总建筑面积约**.***万㎡。
****年,项目被列为福建省老城更新样板项目,****年被列为住建部建设完整社区试点项目。央视《焦点访谈》报道了厦门东渡完整片区改造做法。近**个月以来
湖里街道周密考量精心组织
通过加快改造工作步伐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等多项举措
实现了老旧小区改造
与完整社区建设有机融合
以新模式“改”出新面貌
“造”出新生活
扮靓了东渡完整片区的高颜值建立专班工作机制发挥“区级统筹、街道主导、社区协调、居民议事、企业运作”五方联动机制,组建以办事处主要领导为组长、设计、代建、施工、社区负责人为组员的东渡片区改造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临时党支部,派出专班驻点工作,坚持“日碰头、周例会、月总结”制度,主动查找分析存在不足,及时解决改造过程中遇到难点堵点问题,有效推动工作开展,确保工作落实落细。做细居民思想工作紧紧围绕“居民需求、商户需求、社区需求、物业需求、文旅需求”五大需求,组织召开**场次居民代表会议,讲清了完整片区改造的目的、意义和效果,通过面对面沟通、零距离座谈,不断畅通全过程民主参与,打消了居民群众思想顾虑。同步开发在线反馈APP,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收回问卷****余份,收集改造需求***余项,并把群众提出合理意见吸收到完整片区改造的具体方案中,取得了居民群众支持理解,提高了居民群众参与改造热情。挖掘能人参与监督组织三个社区发动能人积极参与完整片区改造提升中,邀请社区代表、居民代表、专家代表、行业翘楚建立了“专家”储备库,为项目改造“问诊把脉”“献计献策”。东兴小区的居民麻章新是种植能人,项目邀请他为环境美化出策出力,进行把关。在改造遮阳棚方案中,三航小区居民陈梳作为建设专家提出了专业修改意见。建设智慧路灯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为充实改造资金“弹药”,在愿景集团投入***万元改造资金的基础上,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活水”。
其中,智联信通(厦门)******投资**万元用于建设智慧路灯杆,******投入**万元用于建设弯道卫士,
深******投资**万元用于建设充电桩。鼓励居民自筹资金三航小区居民承担“施工”任务,投入改造经费**万元;
东苑邨居民出资*.*万元对破损路面进行整修;海俱小区自筹*万元对小区停车位、门口道闸进行改造提升;
东兴小区投入**万元修缮了排水沟、小区电动车棚、楼道灯,安装了小区护栏、儿童乐园护栏、配置了休憩桌椅。积极拓展共建资源充分发挥三个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共建资源,助力老旧小区改造。
东渡社区面向“同心东渡人”成员单位及社会各界筹措改造经费**万元,市食药院与市气象局认领区间小路的路灯安装及维护。
通过创新三种资金筹集渠道,撬动社会资本近****余万元。在老旧小区改造上注重求细。针对片区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老化、破损等问题,开展一系列“颜值提升”工作。先后改造**个小区,完成**栋楼共****米消防系统更新,修复小区破损道路*****米、墙裙贴砖****平方米,安装表箱防护罩***个、防盗门*** 个,路灯***个、高空抛物摄像机、消防占道摄像机、人脸识别摄像机***个。在小区环境美化上注重求精。对进出各小区的主要出入口进行绿化美化彩化升级,组织沿线店招开展集中整治,拆除破损广告*处,统一规范制作店招**块。对*****平方米小区道路铺设了沥青,实现白改黑,确保小区道路美观,居民出行方便。全力推进缆线归整,及时解决了“空中飞线”不美观、不安全问题。在休闲广场提升上注重求特。充分利用闲置、老旧空间建设了**个电动车充电桩,**个停车棚,布袋公园* 个,施划停车位**个。重新对东荣广场、东兴公园进行改造升级,增加了智能座椅、儿童游乐设施。在东渡第一小学门前,建设了“安全接送廊”,方便接送小孩的家长等候。建设了山海花镜小公园,通过串联片区主要道路,形成了片区内慢行系统,并与厦门市山海慢行系统联接,打造了片区内独具特色慢行系统与厦门市山海线景观步道互联互通,优化了居民群众休闲散步、健身运动、低碳出行的环境。东渡片区近邻食堂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利用片区内闲置公房,改造出一个近邻食堂、一个托育中心。近邻食堂为辖区**岁以上、困难群众、环卫工人、建筑工人、快递小哥提供助餐服务,解决片区困难群众、行动不便老人、忙于工作生计人员就餐问题。托育中心为片区内年轻夫妻上班后小孩没人养育提供服务,解决了他们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上班。健全便民商业服务设施。针对片区内便民商业服务网点短缺问题,居民日常生活需求要到*公里外超市去购买,十分不便,专门对破旧的金鼎菜市场进行改造升级,科学规划**个摊位,建设了便民街、烟火街,打造了**分钟生活圈,既方便了居民群众,又激活片区人气。改造后烟火街配齐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利用原有消防系统管道在市政道路沿线新增消火栓,对墙体防水、污水、化粪池进行改造提质,提升了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厦门特区老建设者先进事迹重塑港口文化挖掘传承东渡片区“千年渡口”历史文化,助力在地IP提档升级,打造港口文化记忆长廊,传承港口文化,丰富片区文化内涵,让居民群众了解“千年东渡”的由来,感受到今天的厦门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荒凉到繁荣的发展来之不易,感受到厦门特区建设**多年取得辉煌成就。唤醒红色文化在片区主要节点张贴厦门特区*名老建设者、*名返厦老知青典型人物感人故事,讲述他们在建设厦门特区之初勇于重担、甘于奉献的先进事迹,讲述老知青扎根农村、艰苦奋斗激情燃烧的岁月,讲述特区老建设者、老知青参与这次完整片区改造治理的主人翁精神,唤醒青年一代对特区建设者的红色情怀和“知青”文化记忆,倡导要发扬特区精神,勇立潮头、勇毅前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经济特区建设更加美好。网红天梯打卡点丰富影视文化东渡片区依山而建,是影视拍摄的首选地。近**年来,先后有著名影视作品《开端》、《以家人之名》等**多部剧情在这里拍摄。为了挖掘影视文化,让更多慕名而来的年轻人到此打卡,结合完整片区整改,建设影视长廊,标志了影片取景地,打造了山海眺望角、网红天梯等一批网红打卡点。在部分节点通过整体运营模式引入特色餐饮、新零售等商业配套,满足居民群众、外来游客和拍摄剧组的商业服务需求,激活了经济活力。辖区共建单位认领小区清单品牌物业提效为片区**家无物业小区引入愿景和家物业,按照“和家”**项标准化社区管理服务模式,建立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开展馨居、暖心等五大服务行动,实现低物业费标准下“高品质有服务”新生活。近邻党建提标依托“近邻党建+”邻里中心平台,创新“网格党建+物业”走动式管理,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发动辖区**家企事业党组织认领小区需要解决项目**个。定期组织志愿者开展洁净家园行动,提升小区环境卫生,助力小区治理水平。通过举行开展烟头换鸡蛋、环保手绘袋绘制等系列活动,营造与邻为友、以邻为善、互助提升的和谐邻里浓厚氛围。开通社区公交车适老服务提质针对片区深度老龄化现状,积极推进片区适老化、宜居化建设,打造“和”怡家(居家养老助老服务)+“和”成长(社区老年活动养老驿站)+“和”安馨(智慧化赋能老年生活)的“物业+社区养老模式”,组织开展“便民服务日”活动,邀请辖区国宇门诊等服务机构为片区老年人提供爱心义诊、义剪活动。开通社区公交车,把三个社区串为一条公交线,解决居民群众下山购物不便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