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苏州市住建局-总量第一!我市再添9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近日,第十一批次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名单公布,我市*个村庄通过省级综合评价,被命名为“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目前,我市累计已有**个村庄获评“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数量继续领跑全省。苏州市命名名单全市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命名分布情况(单位:个)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乡村建设行动工作部署,将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性抓手。按照“县级储备、市级试点、省级创建”的建设思路,分步实施,提档升级,打造出一批代表标杆水平、体现苏州特点的样板示范。在村庄建设全面覆盖的同时,我市率先在全省进行连线成片、整体推进、抱团发展的创新实践,持续推动“两湖两线”特色田园乡村跨域示范区、特色精品示范区建设落地见效。通过开展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不仅展现了“一村一品”的江南特色之美,更为乡村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下一步,市住建局将积极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持续聚焦补短补软补缺,充分发挥我市乡村建设领跑优势,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强担当,奋力谱写好新时代鱼米之乡的苏州篇章。?
 
吴江区黎里镇史北村北家甸  
    史北村位于黎里古镇东南部,北家甸自然村紧邻浙江边界,总面积*.**平方公里,常驻入口***人。史北村将工业锈带巧变“秀”带,通过三优三保,将“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将自身落后工业腾退为绿色生态基底。重点发展特色水果采摘业和水稻种植业,持续提升小型田园综合体各项功能,充分与黎里古镇、章湾荡湿地公园联动。村内有芳草园蔬菜基地、自耕果园、六道菜农庄、一吨农场等业态,创新推出“乡村深度一日游”和“黎里经典骑行路线”两条精品观光线。吸引了高校毕业生、城镇企业家等各类人才回村创业。
 
吴江区黎里镇三好村善湾 
    三好村善湾地处汾湖高新区(黎里镇)东北角,区域面积约**.**公顷,在籍村民***人。****年善湾自然村被列入鼋荡美丽乡村群建设,“曲水善湾”项目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美丽吴江样板区域里的核心内容。善湾以“文”为魂,以“旅”为媒,打造“原野学社”“高校师生社群”“兴野文化”等文化空间和人文品牌,定期开展学术研讨文化展览、新农人培训等活动,水杉居、船坞民宿、喜柿餐厅等项目带动“周边游”“微度假”业态蓬勃发展。
 
吴中区金庭镇蒋东村后埠  
    “世外有洞庭,乡村山中隐,古韵藏不住,孝德耀金庭”后埠坐落于金庭镇东北部湖湾处,为中国传统村落。村落形成于南宋,古称梅梁里,现有居民***户。村庄以东西向的后埠街和南北向的孝子街为主,两旁保存有明清建筑**余处,其中井亭、承志堂*处为市级文保单位。后埠井亭开凿于南宋,保存完整,为村中主要公井。近年来,后埠不断提升基础环境、重塑村落古景,有效保护传承后埠村地方文化、名人典故,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修缮费孝子祠,展示村庄孝德文化并对外开放。
 
张家港市乐余镇永利村
永利*-*组、永利**-**组 
     规划范围**公顷,涉及*个自然村***户。以“农业+旅游”助推“产业优”:打造“永利开心农场”年接待游客量*.*万人次;以“农业+生态”打造“环境美”:形成“六区一轴一环”的空间布局结构,以“五联”模式激发乡村治理活力;以“农业+教育”培育“少年强”:创建苏州市首家“乡村复兴少年宫”;以“农业+文化”聚焦“乡风和”:打造永利村“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档案忆空间”。
 
张家港市杨舍镇百家桥村
再头巷*-*组、黄家竹园、邱家墩  
    规划范围**.*公顷,涉及*个自然村***户。以乡村振兴、三产融合、农文旅融合为发展方向,全面整合土地资源,建设有“百家桥村法治文化园”、“再美菜园”共享农庄等特色主题区域;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创立“百雀临农业”,引进“花美兰”民宿、“樱尚小番茄”采摘基地等。村庄形成了完整的“产—销—游”产业链,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成为了村集体的“致富窗口”,村民幸福感获得感节节攀升。
 
张家港市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常北社区常北*组、常北**-**组  
    规划范围**.*公顷,涉及*个自然村***户。以“农文旅”融合为发展方向,依托村庄生态特色,以“乡愁”为魂,融入本土文化,打造了“稻麦乐园、年代记忆馆、书记小站、桔林牧场、林下花海”等一批网红打卡点,与已有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常兴社区青年圩实现串联互动,形成了一条休闲观光旅游研学线路,打造兼具“年代记忆、现代农业、沙上民俗、知青围垦、田园人家”的特色田园乡村。
 
常熟市碧溪街道李袁村西郭家巷、
邵家巷、袁家宕、李袁新村、
王家巷、东费巷、西费巷  
    紧靠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邻长江。包含西郭家巷、邵家巷、袁家宕、李袁新村、王家巷、东费巷、西费巷等*个自然村,规划面积**.**公顷。通过传统种植业升级,扩展高端花卉以及苗木培育龙头企业,建设李袁智慧农业基地,融合葡萄园、蔬菜基地、林禾农庄、乡村会客厅等田园空间载体,形成现代农业的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发展结构,以“高标准+绿色”赋能乡村振兴。
 
常熟市虞山街道大湖甸村钱家村 
    位于虞山南麓、尚湖之畔,交通便捷,环境宜人,是虞山十八景“湖甸烟雨”的所在地,也是省级非遗“湖甸龙舟”的起源地。依托依山傍湖的生态资源优势,辅以常熟田、湖甸烟雨等特色景观,打造田园意趣的旺居福地。以“湖甸龙舟”为文化主线,充分发挥非遗优势,引入“体育+”和“旅游+”概念,将文化挖掘和转化利用融入到乡村发展的全过程,探索形成农文体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太仓市双凤镇勤力村侯巷、
水溇、寺浜、朱家溇 
    勤力村在“水生态”上做文章、在“水经济”上下功夫,加强生态治理和修复,以既有观赏价值又有经济价值的“水八仙”为发展重点,打造百亩莲塘—“子廉园”,逐渐形成了以“水八仙”、“精品水产”为主,以农文旅为辅的特色产业体系,吸引了众多游人食客观赏游乐,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谱写出一幅月色荷香、自然旖旎的田园风光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