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本报记者|张洽棠“近期,跨国公司高管纷纷访华,正是投下了对中国营商环境的‘信任票’和对中国发展前景的‘信心票’,也佐证了‘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月**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月份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委新闻发言人金贤东对本报记者的提问,回答掷地有声。的确,外资企业纷纷看好并投资中国,而“中国经济半年报”的诸多亮点也印证了“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回看上半年经济运行,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二季度持续恢复,我国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副司长李慧表示:“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推动经济结构持续向优、增长动能持续增强、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根据*月**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从三大需求看,市场需求逐步恢复,餐饮、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加快回升,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比一季度加快*.*个百分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其中制造业、基础设施投资分别同比增长*%、*.*%;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各项工作深入推进,货物进出口同比增长*.*%。针对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金贤东表示,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上下共同努力下,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国民经济恢复向好,发展质量稳步提高。一是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宏观经济政策效应持续显现,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比一季度增速提高*.*个百分点。具体来看,消费逐步恢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增速比一季度加快*.*个百分点;工业生产稳步恢复,服务业特别是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明显改善,规模以上工业、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分别比一季度加快*.*个和*.*个百分点;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二是经济结构持续调整优化。从投资看,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比固定资产投资整体增速高*.*个和*.*个百分点;从外贸看,机电产品出口占比同比提升*.*个百分点,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速明显高于整体增速;从区域看,重大战略有序实施,雄安新区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稳步推进,横琴、前海、南沙合作区加快建设,长三角科创与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加快。三是发展动能加快培育壮大。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深化,上半年新设经营主体及企业数量同比分别增长**.*%、**.*%;实际使用外资规模基本稳定,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推进;创新成果集中涌现,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四是安全基础不断夯实巩固。夏粮生产再获丰收,秋粮播种面积稳中有增,粮食等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保持稳定;能源供应保持稳定,特别是迎峰度夏电力供应保障有力,*月末全国统调电厂存煤达到*.**亿吨的历史新高;重要产业链供应链风险识别、预警、处置机制不断健全,“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不断提升。“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当前经济运行正处于恢复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期,发展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依然较大,经济持续恢复发展仍面临需求不足、动能不强、信心偏弱和一些领域风险累积等困难挑战。”金贤东表示,中国经济历来都是在披荆斩棘中一路前行、在战胜困难挑战中不断发展壮大,当前面临的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前进中的问题,也都能够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创新、促进发展的办法来逐步加以解决。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重点办好扩大内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保障改善民生等领域的大事难事急事,全力推动经济结构持续向优、增长动能持续增强、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月*日、**日、**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分别主持召开了*场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与部分民营企业负责人面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交流,认真听取了民营企业经营发展情况、面临的困难问题和相关意见建议。这几场座谈会受到了各方广泛关注。据李慧介绍,受邀的企业来自设备制造、钢铁冶炼、纺织服装、食品加工、新能源、邮政快递、互联网信息、餐饮等多个行业,兼顾了大、中、小型不同规模,覆盖了东、中、西部不同地区,就是要尽可能听取来自各方面的真实情况。李慧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发挥民营企业沟通交流机制作用,坚持常态化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认真倾听民营企业家的真实想法,积极协调解决企业提出的具体诉求,及时对现行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客观评估,进一步完善宏观政策举措,认真研究论证宏观层面的政策建议,并组织引导地方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共同为民营企业等各类所有制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