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我区启用首家村(社)级人大代表联络室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月**日,我区首家村(社)级人大代表联络室——北山口人大代表联络室正式启用。这标志着区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由镇级全覆盖向村(社)级延伸布局,“区总站+乡镇联络站+村社联络室+特色联络点”的基层单元体系构建迈出新一步。北山口人大代表联络室位于赤松镇北山口村,外观为一幢传统砖木结构民居,面积约***平方米。传统的外观下,是高效协同的数字化平台。设于联络室入口处的“数字驾驶舱”触摸大屏,贯通了“金代通”“金法督”等省、市级人大数字化应用和“民生微事督”区级应用。“收到群众诉求后,接待代表使用‘数字驾驶舱’可‘一键’对接有关部门进行交办、督办,各环节都能提速,也更透明。”当天在联络室值班的区人大代表余妙君介绍道,“数字驾驶舱”同时开设有群众自助入口,群众可在线向自己选择的人大代表自助留言。除接访功能外,人大代表值班表、联系方式和履职情况,以及近期“进站”活动预告都实现了“一键”可知,极大方便群众和人大代表参加民主活动。此外,该联络室还配套制订了人大代表值班接待制度,实现工作日常态化开放。全区首家村(社)级人大代表联络室之所以落户北山口村,源于该村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形成的“共富热土”属性。近年来,北山口村抓住入选全省首批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政策机遇,着力向原有的发展瓶颈、治理难题发起攻坚。乡村振兴工作成效,也让“金佛手”北山口串联起“红樱桃”虎岩、“微盆景”大源两个村,成为“红黄绿三色共富带”的中间节点。幸福蝶变的背后,是该村区、镇两级人大代表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建设工作主线履职的身影。通过提交代表建议,对农业设施养护、村庄人居环境提档等众多民生问题解决多次开展督办;镇人大代表邢燕为村里的佛手产业牵线专家,助力佛手产业突破传统模式,推动村集体经济从****年不到**万元增长至****年的***万元;****年开始,区人大代表余妙君对接教师志愿者在村内开办暑期托管班,如今这一模式由区群团部门在全区推广实施……多维度的民主实践成果为北山口村的新发展集聚智慧、汇聚力量。“越是干事创业氛围浓、乡村振兴项目多、改革创新需求大,越需要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助力和护航。”赤松镇人大主席陈军龙表示,北山口人大代表联络室作为扎根乡村振兴最前线的联络室,今后将继续激发代表履职积极性,为“共富带”打造多做贡献,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认可度。据悉,当前,该联络室在全面开展民情民意收集处理分析、参与立法监督、开展主题活动、承接“一府两院”进站、民生实事项目征集和监督等事项的同时,将聚焦乡村振兴主题的“联、商、督、促、智”作为特色定位,打造深化实施“千万工程”、助力“共富先行”的“智”“力”高地。(记者 陈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