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民网:《2022年全国生态气候公报》发布:我国生态质量明显提高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人民网北京*月*日电(欧阳易佳) *月*日,中国气象局发布《****年全国生态气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侧重评估了****年和****年以来气象条件对地表生态状况的影响情况。《公报》显示,我国植被生态质量整体呈提高趋势,黄河流域植被生态向好,三江源大部生态持续改善。  我国植被生态质量整体呈提高趋势  《公报》显示,****年至****年全国有**.*%的区域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呈提高趋势,中东部大部地区平均每年增加*.**至*.*。  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张恒德介绍,****年全国植被生态质量指数为**.*,较常年提高*.*%,为****年以来第三高,仍处于****年以来高位。  国家气象中心正研级高级工程师钱拴认为,我国植被生态质量整体呈提高趋势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国家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保护和修护工程;二是叠加了有利的气象条件,共同促进了全国植被生态质量的提高。从气象条件影响来看,****至****年全国有**%的区域年平均气温呈升高趋势,有**%的区域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水热条件有利于全国大部地区的植被生长。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年受干旱、台风等灾害影响严重,如长江流域夏秋异常高温干旱、台风“梅花”北上等,造成部分地区生态质量不如常年或****年,但我国东北地区大部、华北中南部、西北和西南地区大部水热条件较好,有利于植被生长,植被长势好于常年和****年。这使得全国整体植被生态质量指数位于****年以来的第三高,仅低于****年和****年。  黄河流域植被生态向好  《公报》显示,****至****年黄河流域大部植被生态质量呈提高趋势,其中有**.*%的区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平均每年每平方米增加*.*克碳以上,流域植被覆盖度呈增加趋势的区域面积达到流域总面积的**.*%,植被生态改善明显。  黄河流域植被生态质量的提高提升了水土保持能力,由于植被生态改善,防风固沙功能增强,沙尘天气明显减少。  钱拴介绍,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区域之一,公报于****至****年连续两年评估了气象条件对黄土高原的影响,****年增加了秦岭,今年扩充到黄河流域。同时,第一次增加了黄河三角洲生态变化气象影响评估结果。  《公报》显示,从气象条件来看,自****年以来黄河流域降水量总体呈增加趋势,降水量平均每年增加*.*毫米、气温升高*.**℃,水热条件对流域植被生长比较有利。其中,黄河三角洲****至****年降水量平均每年增加**毫米,气温升高*.**℃。监测结果显示黄河干支流沿岸及其周边区域植被覆盖显著增加,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三江源大部生态持续改善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关系着当地与下游地区生态环境和人民生产、生活的改善及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张恒德介绍,《公报》评价了气象条件对三江源、祁连山、东北林区、海河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全国重点保护和修复区以及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滇池等重点湖泊的影响。****至****年三江源地区有**.*%的区域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呈增加趋势,生态持续改善。  《公报》显示,****年以来三江源地区大部植被生态质量持续改善,****至****年三江源地区有**.*%的区域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呈增加趋势,东北部增幅明显,平均每年增加*.**至*.**,中西部大部持平略增。  考虑到气候变暖对冰川的影响,《公报》增加了对三江源典型冰川——阿尼玛卿雪山冰川和各拉丹冬冰川的影响评估。结果显示,****年以来阿尼玛卿雪山冰川面积平均每年减小*.**平方公里,冰储量平均每年减少*.**立方公里;与第二次冰川编目时间(****年)相比,****年阿尼玛卿雪山冰川面积减小*.*%,冰储量减少*.*%。**** 年以来各拉丹冬冰川面积和冰储量均呈缩减态势,冰川面积平均每年减小*.**平方公里,冰储量平均每年减少*.**立方公里;与第二次冰川编目时间(****年)相比,****年各拉丹冬冰川面积减小*.*%,冰储量减少*.*%。****年以来三江源地区气温升高、降水增多,有利于植被生长和湖泊蓄水,但气温升高促进了冰雪融化、冰川萎缩。  (原稿标题:《****年全国生态气候公报》发布:我国生态质量明显提高)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