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吉林创新“党建+”模式,培育和平街道党建特色品牌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品牌概述:“‘梅’好发展,和平先锋”支部品牌创建标识,和平街道城市形象标识整体造型为一只充满活力的“和平鸽”,寓意和平街道广大党员干部在党的引领下,乘着梅河新区的东风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以党建引领为长远之计、以共建共治为固本之策、以打造家门口的“全域矩阵”服务品牌为工作导向,不断抓实抓牢基层之治,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振翅高飞,学“先进”、争“先锋”、创“品质”,全力打造党建引领下的幸福街区。
一、“党建+理论学习”,下好“一盘棋”
和平街道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着力在党员教育上谋新招、出实招、亮硬招。一是坚持领导干部引导学。领导班子成员将深入调研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率先垂范,带动广大党员干部开展大学习活动。截止目前,理论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次,主题交流研讨*次。二是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创新学习方式,持续强化理论学习,采取“学习+思考+交流”三步联动的方式,紧扣梅河新区高质量发展需要,通过领导带头学讲话、干部主动讲业务,推进干部轮流领学、轮流发言,帮助干部克服本领恐慌、补齐能力短板,全面提升干部履职能力。三是线上线下同时学。各党支部采取“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理论宣讲等形式组织普通党员开展全方面培训学习。同时充分利用学习强国APP、各类公众号、网站等推送各类教学资源,让党员干部能够随时随地在线学习,做到“线上线下”同步进行,持续强化党员干部队伍业务知识水平,让党员干部全面掌握各项政策措施,做到入脑入心、落实落细。
二、“党建+核心引领”,凝聚“一股劲”
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充分发挥引领、带领、组织、定向作用。一是定期开党工委会议,研究部署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工作。突出书记领航,抓实街道、社区党组织书记“书记一号工程”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完善翠园网格党群服务站建设,推动北部新城物业企业联盟联建红色物业、打造雷锋社区等民生实事;进一步落实“双报到”机制,***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街道+分类联建”共驻共建模式,与**家共建单位开展联合党课、志愿服务、点亮微心愿等联盟行动**次,服务群众千余人。二是以新时代吉林党支部标准体系(BTX)建设为抓手,加大培养选树力度,在整体推进的基础上,分领域重点打造,全过程示范引领,“法治党建联盟”、“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等特色品牌,确保BTX工作质量不断提升。三是以街道社区为轴心,进一步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围绕“综合执法、管理服务、应急处置”三大难点问题,推行“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推进执法进小区工作,联合七部门开展执法进小区工作,治理违规经营*起,违法装修*起,全面形成党建引领的联动治理体系。
三、“党建+网格治理”,织密“一张网”
和平街道坚持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坚持关口前置、重心下移、工作下沉,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一张网”,推动基层治理和服务提档升级。一是织密“街道—社区—网格—楼院—中心户”的五级组织链条,将“在职党员”划分到网格党支部,截止目前,全街建立网格党群服务站**个,网格党支部**个,楼栋党小组**个。同时增强“警地融合”力量,找准“警地融合”和基层治理工作的结合点,全覆盖建立社区警务室和网格警务站,打造八十八栋社区警务室、翠园网格党群服务警务站两个示范点,增强基层治理力量。二是推行“融合共治”机制,实现资源协同联动、力量聚合。对社区公共事项、公益服务事项等“小事”,组织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物业单位、业委会等用“商事”的方式解决;对居民家庭、个人事务等“私事”,引导居民群众寻求市场服务、法律援助、社工服务等“处事”的方式解决,截至目前解决各类诉求***件。三是推动物业治理增效。街道党工委积极组建了物业管理委员会,辖区**个居民小区,全部成立了业主委员会(物管会),其中有专业物业小区**个,国企吉热集团管理的管理小区就有**个,翠园社区与其成立“红色物业”联合党支部、八十八栋与房产物业成立“红色物业”联合党支部。建立“三方联动机制”,定期召开协调议事会议,从居民反映强烈的问题着手,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解决清理垃圾、硬化道路、规划停车位等问题**个,提升了居民的满意度。
四、“党建+服务品牌”,共绘“一幅画”
和平街道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群体服务”为切入点积极展开各类服务,街道各级党员干部,亮身份、显担当,提升服务能力,聚焦“老”“小”问题和群众“急难愁盼”,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一是提升“三长”服务能力。加强队伍建设,线上组织人参与城市基层党建“万人大培训”,线下*月**日组织“三长”进行法律知识培训,街道“化整为零”,以社区为单位灵活对“三长”展开培训,不断提升“三长”服务能务和水平。党员示范引领,“三长”足迹深入街头巷尾和居民家中,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二是深化社区(村)党员志愿者队伍建设。深化党员志愿者常态化服务制度,建立队伍台账,规范服务内容。目前,网格党群服务站建立志愿服务团队**支,人员***人。如四合社区针对辖区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及特殊群体的实际需求,推出“社区存折”特色活动等,目前累计开展“文明健康在梅城,绿色环保践于行”、爱心帮扶、关爱“一老一小”等活动**次,服务居(村)民****余人。三是丰富服务内容。充分利用社区、网格党群服务站阵地资源,落实“**+N”便民服务体系。在八十八栋社区打造“全科社工”服务窗口,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围绕“一站一品”特色服务要求,充分利用网格党群服务站阵地资源,落实“**+N”便民服务体系。为方便辖区老人就餐开设市民食堂*个,累计惠及居民*万人次。延伸服力触角,围绕“一站一品”创新特色活动思路要求,以打造多元化网格党群服务站品牌为着力点,**个网格党群服务站推出“爱心义诊”、“法在身边”、“培养雷锋接班人”等品牌服务,全面构建起“家门口”的“全域矩阵”党群服务新格局,实现了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利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