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亳州亳州“期中考”交出靓丽答卷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今年二季度以来,全市上下在一季度“开门红”的基础上,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求进、进中提质,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期中答卷”,如期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从一季度的“开局红”,到二季度的“持续向好”,经济发展延续着“向上的曲线”。可以说,势头好、成色足、活力强、保障实,是我市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特点。看运行 势头好 我市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增长*.*%、居全省第*位、皖北六市第*位,增速连续两个季度高于全省、全国水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延续一季度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各种有利条件加速集聚,经济指标争先进位、多项领先,呈现全面起势的可喜局面。据统计,二季度经济运行居全省第*位、较一季度前移*个位次,连续*个季度居皖北六市第*位。推进皖北“两个加快”连续*个季度居皖北六市第*位。在已反馈的**项主要经济指标中,增速居全省第*位的有*项、前*位的有**项、前*位的有**项、前*位的有**项;居皖北六市第*位的有**项;增速高于全省的有**项、位次较一季度前移或持平的有**项、较去年同期前移或持平的有**项。看质量 成色足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夯实第一产业基础。我市实施多种粮种好粮“十大行动”,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种植优质专用小麦***.*万亩,连续*年居全省第一位;夏粮种植面积***.**万亩、居全省第*位;下大力气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全市肉牛规模养殖场***个、存栏**.*万头,全省首个“秸秆变肉”肉牛养殖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我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全省的**.*%、增长**.*%,均居全省第*位。提升二产质量。我市获评全省****年度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明显地区,上半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高于全省*.*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位、皖北六市第*位;新增规上工业企业***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居全省第*、*、*位,均居皖北六市第*位;新开工制造业项目投资增速居全省第*位、皖北六市第*位;现代中医药产业规模达****.*亿元、增长*.*%。拓展三产广度。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高于全省*.*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位;加快文化旅游强市建设,国内旅游人数、收入增速分别居全省第*、*位;邮政业务总量、增速分别位居全省第*、*位,亳州花草茶连续*次获评全国“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金牌项目”,上半年寄递量*.*亿件、增长**%,居全省第*位、皖北六市第*位。另外,市及县区****年度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获省政府督查激励。我市成功入选****年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单位。看动能 活力强 我市坚持在改革中添动力,在创新上求突破,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我市连续*年均有案例获评全国年度改革典型案例、为全省唯一的市,“免申即享”累计为****家企业发放奖补资金*亿元,“无感互认”改革入选中国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助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数字政务特别推荐案例、为全省唯一的市,“一键申报”做法被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电子政务简报》刊载,“退休一次办”改革获评****年度全省十大改革案例。我市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家,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家,科技创新“两清零”完成比例居全省第*位。全市新落地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个,**亿元以上*个。看民生 保障实 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今年上半年,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分别居全省第*、 *位。**项暖民心行动有*项提前完成年度任务。新增村级养老服务站**个、城乡老年食堂**个。新增城镇就业*.**万人,亳州市、蒙城县分别荣获省“三公里”就业圈、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先进市、县。近年来,我市着力推动各项工作“皖北走前列、全省靠前站、全国有位置”,在****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位居全省第一档次第*位;****年省对市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为A级,推动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经验做法获国务院食品安全办*次专利介绍,二季度安全生产工作评议居全省第*位,成功入选国家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单位。 (记者 陈显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