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鄂托克前旗发展一个“水产业” 创造一流“水效益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我们村的水源水质清凉,口感甘甜,富含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元素,是弱碱水,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请大家放心使用。”一大早,村党支部书记就忙碌的为前来参观的人介绍道。讲好一段“水故事”王震井纯净水厂名源于“王震井”,****年,解放区军民响应党中央“自已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在王震将军的指导下,掀起了大生产运动,****年,八路军在黑梁头种地,为解决农牧民饮水困难,开凿出这眼井,老百姓为了纪念王震将军,所以取名为“王震井”。后来,为教育后代,保存革命遗迹,立了碑。现在是我们有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之一,黄海子村将红色革命精神传承到产业发展上,叫响了王震井纯净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饮水思源、忆苦思甜”的口号,包装上也清晰地写着“铭记艰苦岁月,弘扬和传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从此,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瓶水,更是一段红色历史,我们喝的不只是一瓶水,更是在传承一种革命精神,我们说的不止是一瓶水,更是在讲述一个产业发展的故事。打造一张“水名片”距城川镇政府所在地**公里,距黄海子村阵地***米处,是鄂前旗境内唯一一家集体所有的纯净水厂——王震井纯净水厂。村民老王说:“近些年,村里村民大多外出打工,只有部分老年人在家务农为生,可惜这么好的水,却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也没有改善村民的生活。”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大背景下,时任党支部书记抓住发展机会,跑手续、建厂房、办企业,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同时为了进一步做大水厂,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多次外出考察学习,对纯净水厂的运营,管理模式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并结合本土实际,完善了水厂规划。现在,通过旗、镇、村多方努力,已完成王震井水厂的升级改造工程,该厂占地****平方米,总投资***万元,现有生产线*条,水处理、空压机、吹瓶机等设施设备齐全,主要生产***ml和***ml的瓶装纯净水、*-**L的一次性桶装水和桶装*加仑纯净水,每年大概能生产**万桶大桶水、***万瓶小瓶水,今年集体经济收入将有望突破***万元。党支部书记说:“说起黄海子村,大家以前都知道“辣椒第一村”的名号,现在我们又多了一张“名片”,为了更好的打响我们“王震井水厂”的名片,我们还成立了党支部书记为董事长的管理团队,采取厂长负责制运营模式,并在全体股名中选举出了监事会,负责日常监管,推动企业良性发展”。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大步迈向乡村振兴的路上,城川镇黄海子村村民依靠水源,建设纯净水厂,积极推行股份制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王震井”纯净水也将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致富水”。创造一流“水效益”发展集体经济最终还是为了服务引领我们的农牧民,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黄海子村创新实施“政府引导、党支部引领、村委会带动、监委会监督、农牧民参与”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探索出了一条农村牧区党建与集体经济发展有机结合的新路子。将全村村民动员为“销售员”,村民每卖出一箱水就可获利*.*元。在收益分配上,将纯收入的**%留作发展基金,用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用于村内公益事业,**%用于村集体事业。****年黄海子村从村集体经济里支出*****元,为全村***名**周岁以上老年人(全覆盖)和*名重度残疾人每人以现金形式发放医疗保险补助***元,让村民实实在在享受到集体经济发展获得的成果。现在,黄海子村的村民非常高兴:“我们从来没有意识到,纯净水还可以变成生财之道。希望饮用我们纯净水的顾客越来越多,也希望所有的客户给予‘王震井’纯净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