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松江一个“党建+”品牌 一幅“幸福+”图景 ——记石湖荡镇新源村党总支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党建领航有力度,服务群众有温度,幸福生活可感知。”在石湖荡镇新源村,这句话已成为真实写照。近年来,该村以“党建+”带动“幸福+”,通过开展项目化党建,多角度、多层次探索深化村级治理模式,为党员联系、服务村民孵化了新载体,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示范农家书屋”“上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十多项荣誉。党建+网格化管理 铺就乡村善治之路 “老陈,最近身体还好?”“蛮好!谢谢你们关心!”早上*点不到,年近古稀的党员志愿者老杨和“清晨访问团”的伙伴们就已“上岗”了。摊开随身携带的小本子,老杨骄傲地笑了:“大小问题都记录在册,不管能不能解决,都会给大家一个明白说法。” “变问题清单为幸福账单,网格志愿者们功不可没。”新源村党总支副书记鲁迪丰介绍,去年下半年起,村“两委”联合各网格志愿者组成“清晨访问团”,利用上班前一小时,听取群众对社区建设、为民服务、村居自治等方面的需求与建议。村里新设的车位、新建的口袋公园、新上线的村级“一网通办”自助终端机都是回应村民需求的“民心工程”。 在石湖荡镇,将支部建在网格上的“新源村做法”已成为一个“党建+”品牌,“村党总支+网格支部+党员”的三级模式在村庄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党总支是总指挥,党支部负责具体实施,党员发挥榜样作用。”鲁迪丰说,除了定期召开网格支部议事会,各网格还结合村民诉求,设计了各具特色的党建服务项目,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党建+乡村建设 助力乡村振兴之路 人居环境整治、乡村产业建设也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走进新源村,村容村貌整洁美观,公共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村民们都说,幸福成色越来越足。 新源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叶介绍,村里通过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制定村庄全域清洁攻坚行动工作方案、人居环境长效管理综合考核标准及奖励办法等,稳步推进“美丽家园”“绿色田园”“幸福乐园”建设。 村党群服务中心就是“党建+乡村建设”的生动案例。中心占地****平方米,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民会所、文化广场、智慧屋等于一体,提供水电煤代缴、网络代购、文体娱乐、健身按摩等便捷服务。 除了关注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发展富民产业也是大事要事。这几年,村里涌现了不少致力于乡村产业发展的带头人。党员曹林坤组建的林坤农机互助点不单是村民学习农机技术的课堂,也是服务全镇的区域性农机培训、实训基地和农机维修网点,还是松江区机农互助示范点。三峡移民谭安福种植的火龙果畅销线上线下,今年新栽的四川青脆李也迎来丰收。“除了卖水果,还卖体验。”谭安福介绍,最近前来农场采摘的市民不少。党建+乡风文明 涵养乡村文化之路 个人文明一小步,乡风文明一大步。在新源村,“魅力新源”“书香新源”“红色新源”三大阵地建设唱响了乡风文明主旋律。 王叶介绍,“魅力新源”阵地,结合松江纺纱织布文化,打造“蓝布工坊”妇女之家;“书香新源”阵地,立足新源村农家书屋建设,与区图书馆合作,结合送戏下乡、普法讲座,开展书法沙龙、青少年墨香书法班、健康自我管理小组等活动;“红色新源”阵地,通过挖掘历史资源,打造党群睦邻点村史馆,强化党史学习教育,加强村党群服务站辐射效应。 此外,微讲堂、微沙龙、微公益、微故事、微摄影等党建项目内容不断充实,成为涵养乡村文化的品牌项目。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议事载体制定的涉及精神文明建设、人居环境提升等内容的村规村约,则进一步强化了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能力。 附件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