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研究院研究丛书2023》发布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近日,《赛迪研究院研究丛书****》对外发布,涵盖产业链政策、工业稳增长长效机制及政策框架研究、未来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赛迪研究院研究丛书****》由****年赛迪研究院重大软课题转化而来。据介绍,赛迪研究院作为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者,一直紧密联系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实际,每年研究设立一批院重大软课题,旨在用高质量成果更好地支撑服务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表示,近年来,赛迪研究院围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等重大问题,聚焦核心职责,发挥国家高端智库优势,在全面梳理、系统研究、宣传阐释上下功夫,不断提升服务科学决策和行业发展的能力水平。发布会上,赛迪研究院新型工业化研究所副所长赵芸芸在解读《产业链政策:国际趋势与我国策略》时表示,近年来,我国多地也逐步探索出“链长制”“链长+链主”“多链融合”等高效的产业链政策模式。本书提出,构建产业链政策体系可以从“点-线-面”三个维度。一是“点”,就是节点政策,旨在推动产业链环节发展壮大,实现“点上突破”。二是“线”,就是连接政策,旨在促进和贯通产业链节点间的连接畅通。三是“面”,就是价值政策,旨在推动产业链整体效率改进。赛迪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运行研究室主任、首席研究员乔宝华解读了《工业稳增长长效机制及政策框架研究》。乔宝华认为,工业稳增长,不仅要稳住工业增速或工业占比,更要稳住影响工业增长的关键要素、政策环境,提振工业经济发展信心,稳住工业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本书致力于探寻工业稳增长短期政策与长效机制的有机结合,从供需两侧发力构建工业稳增长长效机制,以应对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制造业人才结构性短缺、产业链供应链外迁压力加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进展缓慢等四大突出问题。赛迪研究院新型工业化研究所研究员王伟玲解读了《数据要素市场化:全球数字经济竞争新蓝海》。王伟玲认为,当前,数据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性资源、重要生产力和关键生产要素。但整体来看,数据要素市场尚处于探索初期,相关概念不清、总体框架不明、制度规则缺失等问题,阻碍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作用的发挥。本书从概念、制度、生态、技术等不同视角,对数据要素市场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总结和思考。赛迪研究院科技与标准研究所研究人员张鹏在解读《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路径与对策》时表示,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是破解科技与产业“两张皮”问题、支撑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选择。本书认为,产业科技创新是真正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企业与各相关主体密切协作形成创新生态系统的能力。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关键是抓好四大战略任务。一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二是打造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培育新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主体及组织。三是瞄准产业科技创新需求和基础,有的放矢推进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四是强化产业科技创新基础支撑,探索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新路径。此外,发布会上,赛迪研究院相关研究人员还就《未来产业发展:全球模式与中国路径》《生物医药强国战略研究》《工业现代化:新时代的制造强国之路》等进行了解读分析,旨在为研究和探索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相关热点难点问题提供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