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山感恩奋进新时代 砥砺前行勇担当——新时代十年以来文山组织工作综述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奋进赶考路,铿锵脚步声。
回顾新时代十年,文山州组织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积极融入服务全州工作大局,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凝心聚力实干担当,着力在思维观念上“破冰”、体制机制上“破题”、堵点难点上“破局”,用实际行动践行“文山之干·组织有为”,全州组织工作在守正创新中不断打开新局面、取得新成效。
培根铸魂 忠诚底色更加鲜明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十年来,文山州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深化党的理论武装,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让忠诚成为文山党员干部最鲜明的政治品格。
始终把加强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先后制定出台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条措施、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意见等,推动各级党委(党组)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认真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始终带头示范,持续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全体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常态化教育延伸,广大党员干部经常性接受精神洗礼和党性锻炼。
广泛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和“扎根边疆、心向中央,拥护核心、心向北京”主题实践,广大党员群众发自内心感恩共产党、感恩总书记,对总书记衷心爱戴,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衷心拥护。
深入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组织州县领导干部全覆盖参加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历次全会精神专题培训,举办州级主体班次***期、培训干部**万余人(次),实现乡镇党政正职全覆盖出省培训。创新开办“文山大讲堂”**期*.*万人(次),实施两轮“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累计****余期**万余人(次),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边境最前沿、大山最深处、寻常百姓家”。
选贤任能 骨干队伍实干奋进
党的事业,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十年来,文山州全面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以干部工作“五大体系”建设为主线,鲜明树立重一线、重实干、重实绩、重公认的选人用人导向,突出把好政治关、能力关、廉洁关,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整体功能和活力进一步提升。
突出政治标准选人,全面推行政治素质考察机制,研究制定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办法,实行分片调研联系制度,通过日常了解、专项调研、上门家访、印证核实、分析研判等方式精准考察识别干部。创新推行家访考察和回访考察,用好用活大范围深入谈话、延伸考察、实地调研等办法,全方位多渠道了解掌握干部德才表现,州级常态化储备各类优秀干部****余名,全面激活干部“源头活水”。
实施年轻干部培养三年行动计划、“五类干部工程”、“一线培育”工程和实践锻炼提升行动,组织开展上挂提升一批、下派历练一批、中心工作磨炼一批“三个一批”实践锻炼计划,探索推进政企、政银、政税“三个互派”挂职锻炼,仅****年以来,就选派***名干部到省级及以上机关事业单位和上海市等发达地区学习锻炼。大力选派干部到乡村振兴、强边固防、疫情防控、优化营商环境等一线、前线、火线培养锻炼,一大批干部通过一线蹲苗历练,练就了过硬本领。
紧盯事业为上用人,认真落实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每年从一线提拔重用、晋升职级的干部比例不低于总数的**%,仅****年以来,州委提拔在前线、火线、一线实绩突出的干部***名、占**.**%,州管干部职级晋升***人(次),得到基层公务员普遍“点赞”。近*年来,省委组织部反馈全州选人用人工作总体评价“好”的比例均达到**%以上,干部政治生态持续优化。
坚持“双顶格”管理干部,激发干事创业激情。实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两通报一提醒”机制,全州查核一致率从****年的**.*%提升到****年的**.**%,相关经验做法得到中组部专项检查组的肯定。常态化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和“躺平式”干部专项整治,仅****年就调“下”干部**名。制定关心关爱干部十条措施等系列制度文件,持续开展“送功到岗”“送功到一线”表彰奖励,给予年度考核优秀等次公务员嘉奖、记三等功累计达*.*万余人(次),选树了张大琼、马应聪等一批全国、全省“人民满意公务员”;建立容错纠错协调机制,仅****年以来,就提拔或进一步使用受处理处分干部**余名,为**名干部澄清正名,得到广大干部好评。
创新举办“文山之干·书记大擂台”,以“书记之干”引领“干部之干”,示范带动全州掀起一轮又一轮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热潮。同时,干部、公务员、机构编制等工作协同联动,各级干部队伍“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创”的勇气竞相迸发。
强基固本 “两个作用”充分彰显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十年来,文山州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先后实施基层党建“推进年”“提升年”“巩固年”“创新提质年”和“智慧党建”三年行动,创新推进党建引领农民增收一口清、基层治理一网兜、绿美建设一直抓,“一带四区N线”党建布局新版图初见雏形,基层党组织统筹力、组织力、服务力明显增强,党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日趋牢固。
扎实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规划,实施组织体系织密建强行动,持续开展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创建“省级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个,全州基层党组织增至*.**万个。从严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全州党员增至**.**万名,特别是****年以来,农加贵、刘仙*位同志成为文山州首次荣获全国“两优”称号的党员,并受邀参加“七一勋章”现场授牌仪式,**名党员荣获全省“两优”称号,谢成芬同志被选为云南省出席党的二十大基层代表。
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选派*.*万余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同近万名村干部一道奋战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线,推行以“减岗增薪”为着力点的村(社区)大岗位制改革,深入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探索形成村企合作、农旅融合等**种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全州农业发展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困扰文山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丘比县仙人洞村乡村振兴模式得到省委王宁书记点赞。
突出抓党建促疫情防控,探索推行“组织领导扁平化、资源调配一体化、工作流程标准化、社区防控网络化”模式,全州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始终冲锋在前,带领广大群众,成功通过了多轮疫情大考,没有发生一例病例外溢,党的组织优势、组织力量在大战大考中得到充分体现。
深化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实施“红旗飘飘”工程,在边境线上边疆群众自发用石头堆砌出的国旗、党旗、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图案随处可见。制定出台抓党建促强边固防**条措施,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合力守边关,文山州****年“云南省强边固防示范村”创建数量和比例均位居全省第一,相关经验做法得到中组部肯定,党建引领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经验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
探索形成边疆基层治理“六联共建”新模式,大力推行跨区域党建联建、乡村诚信体系、“五治融合”“四必到五必访”“晨起五件事”等一批基层治理典型经验,西畴县被列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麻栗坡县天保村、马关县马洒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更多新时代“枫桥经验”和“浦江经验”在边疆民族地区创新实践。
革故鼎新 人才质效全面提升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十年来,文山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韧劲,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州战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培养引进用好各方面人才,着力打造滇东南区域性人才高地。
健全完善党管人才、体制机制改革、规划*大类*个综合性政策文件,配套出台了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服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别是****年州委人才工作会议后,在全省率先出台重大人才项目“一事一议”办法,制定优化人才服务保障**条措施、企业自主认定高层次人才等人才新政,全力构建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体系。
持续实施“兴文英才计划”、“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合作、科研立项支持等人才项目,深入推进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扩面赋能、“万名人才兴万村”、“一把手”抓人才特色示范项目等行动,创新开展“揭榜挂帅”、“智汇文山·菁英相约”、“医学博士”、党政干部储备人才、“乡情聚才”等引才专项,统筹抓好院士专家工作站、众创空间等平台建设和作用发挥。先后招引****余名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累计选派****余名专业技术骨干到沿海发达地区脱产研修、****余名各领域专家人才助力乡村振兴,成功引进**名国内“双一流”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作为党政干部储备人才进行专项培养,建成***个院士专家工作站、**个企业技术中心、**个创业孵化平台,项目化推进人才事业取得革命性突破。
落实人才应享礼遇,***名各行业领域杰出人才获首届“兴文人才奖”,向挂职干部、帮扶专家人才等授予“荣誉州民”称号,全面推行“兴文惠才卡”,开发“智汇文山”微信小程序,建成人才公寓***套,人才发展生态不断优化。**年来,累计投入人才工作专项经费*.*亿元,推动人才资源总量从**.**万增至**.**万,增幅达**%,人才贡献率达**.**%,人才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不断增强。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使命开启新征程。全州组织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全国、全省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在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党的事业、全面从严治党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更好履行理论武装、选贤任能、强基固本、引才聚才的重要职责,以“文山之干·组织有为”的干劲和韧劲,不断提高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质量,为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文山篇章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州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