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深圳央视关注:东莞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集聚创新资源 将硬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今天(*月*日)上午**:**,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推出特别节目——《区域协调发展新观察·粤港澳大湾区》,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如何集聚创新资源,将硬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了揭晓答案,央视总台记者罗平章带着大家打卡位于东莞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此次直播由东莞广播电视台全程协助拍摄。图片附件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落地实施第五年。近年来,广东锚定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任务,携手港澳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如今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活力正在大湾区持续迸发。图片附件  *月*日上午,央视总台的直播团队来到了坐落在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中部的东莞松山湖科学城,这里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现场直播互动,央视总台记者罗平章给大家展示了几件有意思的产品。图片附件  央视总台记者罗平章:“这个白色的镂空圆柱体,看起来像是树脂工艺品,其实它是多孔陶瓷,每一个孔洞的排列都非常密,而且非常均匀,这种独特的产品构造能够帮助工业锅炉更充分地进行燃烧。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应用在胜利油田等多个大型石化项目中。”图片附件  央视总台记者罗平章:“现场还有一批产品,看起来像是不同颜色的玻璃,其实它也是陶瓷,而且这种陶瓷的折射率比同类玻璃还要高,能够应用在各类高端光学仪器的制造中。”图片附件  央视总台记者罗平章:“再给大家猜一样东西,按一下‘开始’按钮后,会发出声音——‘欢迎来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没错,这是一个音箱。可能有人会好奇,没有箱体的音箱,它的声音是从哪里传出来的?答案就在中间的透明区域。其实,它是一层不仔细看就难以发现的二维材料薄膜,非常薄,厚度只有**纳米,也就是头发丝的千分之一。而且它的重量非常轻,这让它能非常灵敏地识别出人类听到甚至听不到的各种声音。”图片附件  当然,这些只是材料实验室创新成果的一部分,还有可折叠的柔性电池、不怕燃烧的心机储能电池等等。目前。位于东莞松山湖的材料实验室已经申请的国内外专利数量超过***件,这种“实验室+创新样板工厂”的模式也使得这里的“研发→样品→产品”的整个转化过程更快速、更高效。图片附件  央视总台记者罗平章:“像我们所在的生产车间生产的这种叫做单晶铜的材料,原来在传统的实验室里,通过传统科研仪器设备,只能制造出我巴掌大小的这样一片精铜材料。目前,在这里通过实验室自主研发的智能装备,一台机器就可以生产出**多种不同尺寸、不同性能的单精材料。我们看到最大的一片,达到A*纸大小,而且它的产能可以达到每年*万片,更好地满足了制造业批量生产的需求。这里的研发人员告诉我,这么多不同种类的产品,是他们原来在高校里没有想到的。大湾区制造业场景异常丰富,推动了这种产品的研发,同时也离不开科研基础设施的建设。”图片附件  据介绍,就在距离材料实验室*.*公里以外的地方,坐落着中国散裂中子源这台超级大国重器,围绕基础研究,周围也已经聚集齐了超过****人的科研队伍。今年以来,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先进阿秒激光等大科学装置也正加快建设,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科研创新能力更上新台阶。广东省正在持续支持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大力推进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一批大科学装置逐步落户大湾区,形成集群之势。这些前沿科研装置也成为支持大湾区乃至我国攀登全球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高峰的大国重器。位于深圳的光明科学城、位于东莞的中国散裂中子源,位于江门的中微子实验室,位于惠州的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位于韶关的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韶关数据中心集群,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燃点“重器之光”。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