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宁德蕉 城:以司法之力助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宁德是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之一,****年*月,蕉城法院推出“一核双翼五驱”普惠金融司法协同机制,推动诉源治理工作向金融领域纵深拓展,打造诉源治理的“闽东样板”。截至****年**月**日,蕉城法院共化解****件贷款金额在**万元以下的普惠金融纠纷,调解成功率达**.**%。创新线上、线下司法协同新路径“没想到通过线上就能与银行签订还款协议,太方便了。”三都海域养殖户老郑高兴地说。老郑因养殖扩张需要向银行申请了**万元养殖贷。因受疫情影响,老郑资金周转遇到困难,无力偿还贷款,被起诉至法院。案件受理后,蕉城法院委派普惠金融纠纷调处中心特邀调解员开展诉前调解,但老郑因为养殖工作不便前往。由于海上信号弱、通讯时常中断,常规线上调解方式难以开展。鉴于此,调解员运用“*G+三都海上巡回法庭”远程庭审终端展开调解,最终老郑顺利与银行签订还款协议。****年*月,宁德市蕉城区推出全国首个“*G+海上巡回法庭”,通过人工智能、VR等技术,打通“信息孤岛”,为当事人提供全时空、跨地域、全流程的网上解纷服务。并与人民银行、银保监局建立“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共同推动调解平台进网格、进乡村、进社区、进海岛、进渔排,为普惠金融纠纷当事人提供掌上调解服务,实现矛盾纠纷村村可解、一网通调,全力推进宁德普惠金融司法建设。除了线上模式的创新,线下模式也得到升级。蕉城法院联合金融监管等部门成立金融纠纷一站式化解中心,组建金融解纷专业团队,以“调解+司法确认”“调解+速裁”“调解+执行”的“调解+N”工作模式,为群众提供普惠金融纠纷“调立审执”一站式解纷服务,做到快立快审、快速裁执。“老郑的例子只是普惠金融司法调解的一个缩影,随着相似案件的增加,普惠金融纠纷调解需求增加,这种线上线下高效协同的一体化普惠金融纠纷化解方式,有助于织成金融解纷服务网络,让司法力量延伸至基层。”蕉城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钟思敏说。建立人才库助力司法协同专业化“如果没有你们的调解,我很难解决还款问题,太感谢了。”大黄鱼养殖户李某说道。李某在蕉城区三都镇海域从事大黄鱼养殖,因养殖发展需要向银行申请了**万元养殖贷。可受疫情影响,李某资金周转困难,无力偿还到期贷款,被起诉至法院。接案后,蕉城法院将该案委派普惠金融纠纷调处中心开展诉前调解,并指派擅长审理金融纠纷的法官对接指导。调解伊始,李某对银行的利息罚息计算方式不理解,认为罚息复利过高。调解员一边耐心解释政策,让李某心服口服,一边积极协调银行减免罚息。最终,双方达成共识,李某一次性结清欠款,农商行也同意免收罚息。据了解,****年*月,蕉城法院建立宁德市首个普惠金融纠纷特邀调解人才库,以“专、精、优”为要求,吸纳具备金融和法律专业知识的优秀调解员。通过集中培训、案例讲解、交流座谈等形式,为调解员提供法学、心理学、社会学和金融实务培训,提高调解员纠纷调解能力。除了提高司法协同专业化,蕉城法院还在政策源头上下功夫。引导金融机构出台普惠金融纠纷调处优惠政策、合理让利。比如,宁德农商银行可根据当事人还款意愿、还款能力,对一次性全部偿还借款的,给予减免全部罚息、复利;对分期还款的,根据时间长短分别给予不同比例的罚息、复利减免。这样,既促进金融纠纷快速化解,激励金融消费者主动偿债,也提高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的回收率。下一步,蕉城法院将紧紧围绕“构建标准化、集约化、智能化、高水平普惠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工作目标,推进金融与司法深度融合,更好地服务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记者陈祎凝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