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阳家门口的“微幸福”!衡阳大力推进“口袋公园”建设,提升市民“绿色获得感”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开窗见绿、漫步入园、四季花香”……都市里的居民如何诗意地栖居?在蒸阳南路与先锋路交叉口东南侧,记者见到新建成的“口袋公园”,盛夏时节,树木翠绿葱茏,焕发着勃勃生机。居民从小区出门来到绿地,有的沿着游园步道散步休闲,有的则坐在廊架下观景歇憩,一派静谧闲适的温馨场景。家住爱民路的李大伯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公园建在家门口,走过来就二三分钟,平时没事就来这里散散步,健身锻练,很方便。这里郁郁葱葱的绿意送来了夏日清凉,小小公园确实给周边的居民带来了方便。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把“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贯穿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全过程,不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按照“提质增绿、打造亮点、突出节点”的原则,积极推进“三个转变”:努力实现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从单一功能型向多功能复合型转变、从增加绿量为主向海绵型绿化转变、从平面布局优化向立体综合提升转变,让更多的市民享受到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的健康城市生活。目前,**万人拥有综合公园指数*.**,基本实现“开窗见绿、出门入园”美好生活愿景,极大程度上满足了市民群众健康出行体验。“见缝插绿” 增加绿色共享空间图片附件我市坚持把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城市绿地建设的方向,努力满足城市居民“***米见绿、***米见园”的出行要求。依据绿地系统规划新建各类公园及小游园,不断优化绿地空间布局。巧妙利用城区边角地、废弃地、闲置的微小空间“见缝插绿”“见缝插景”,大力推广适应性强、地域特色明显的乡土树种,满足绿化美化需求,提升了城市“颜值”,为市民提供了休闲锻炼的好去处,“口袋公园”串联成线,营造小而美的绿地空间,成为百姓家门口的“微幸福”。为了让市民群众“进得去、坐得下”休憩娱乐,在推进规划设计和建设“口袋公园”过程中,因地制宜,设置健身器材、增加休息长廊、健身步道等设施,增绿布景,大力提升辖区绿化品位,建设了具有休憩、观赏、健身等功能为一体的绿地公园,满足周边居民休闲娱乐需求,为居民打造了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近年来,一批造型精美、设施完善的“口袋公园”亮相城市街头,增加了城市绿地面积和绿量,优化了城市公共绿地配置,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功能。统计显示,目前,我市共有大小各类公园绿地达***余处。细化养护管理 建设海绵型绿地图片附件在推进“口袋公园”建设的同时,除了注重休憩、锻炼等实用功能外,我市还贯彻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积极推动海绵型绿地建设,细化养护管理,节约资源,大力发展集雨型绿地,推广透水铺装,合理布置下凹式绿地等海绵城市建设设施,充分发挥积蓄雨水等地表水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对城区部分有条件的绿地,改用微喷、滴灌等节水设施设备,有效解决公园排水问题,减轻城市内涝压力,为市民带来舒适的游园体验。市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着力从优化“口袋公园”功能,增强市民体验感入手,不断提升“口袋公园”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努力让市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让“口袋公园”成为居民家门口最近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