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县总工会以优质服务当好职工“娘家人”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本报消息(通讯员 张秀娟)**年来,县总工会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时赴浦江接访下访职工群众所形成的信访维权经验为指引,形成一系列服务职工的举措、制度、体系,切实把职工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真下真访工情 听取职工诉求 “每周都能回家陪家人吃饭,送孩子上学,公司的‘一小时制度’真的很暖心!”******是从杭州搬迁至浦江的一家大型机床装备制造企业,企业近一半职工来自杭州,按原先的上下班时间,周五下班职工赶不上与家人团聚的晚餐,周一无法送******设置在车间的“工情联心室”,职工向工会主席赵会敏反映了这******工会的名义,联合公司党委、行政部门召开会议,共同商讨后推出了“一小时制度”,即每周五下午“提前一小时”下班,每周一上午“推迟一小时”上班,用两个“一小时”增进家庭关系,提升职工满意度和幸福感。 县总工会推行的“工情联心”活动,将联系职工工作制度化,建立县、乡镇街道及园区、企业三级服务网络,县总工会干部以“联心服务团”的形式每月**日定期到联系企业走访,乡镇、街道、园区工会干部每周一次到辖区企业走访,企业工会干部每天到车间,并利用企业“工情联心室”了解职工诉求,随时掌握职工动态。 此外,县总工会还以职工维权诉求为导向,开发建立了“职工维权服务一码通”平台,多跨协同整合人社、医保、法院、司法、妇联、残联等职能部门涉及职工的反映信息建立统一的职工诉求数据库,通过职工服务二维码方便职工随时随地扫码上传诉求信息,让职工按照自身实际需求,可以在不用专门跑部门的情况下,在应用上提交诉求,应用平台则整合各方资源,为职工维权提供全方位、多样化服务。截至目前,该应用累计访问量*.*万次,妥善处置职工维权案****件,职工维权平均用时从**个工作日缩短至*个工作日,切实提高职工维权工作的效率。此项数改项目入选****年度浙江工会数字化改革应用成果。 实心实意维权 保障职工权益 县总工会通过建立维权联席会议制度,强化调解作用。依托人社局劳动保障中心建立职工维权服务中心实体化运作,运用政府社会治理信息平台,强化属地责任和职能部门责任的同步推进,通过流程再造整合涉及职工权益的各职能部门专业力量和律师志愿团队、仲裁、法院等法律力量,提高调解成功率,减少裁诉案件。 通过“工情联心”活动,县总工会整合企业各方资源,逐步实现“有困难找工会”,真正体现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共有职工***多人,****年公司实现员工矛盾纠纷上访零案件。在职工看来,******工会主席曾美莲已经形成共识;浦江县挂锁行业联合工会的调解服务组织,也积极发挥既懂行业特点、又有专业调解经验的优势,在职工和企业层面都树立了很好的口碑。 县总工会还依托人社局劳动保障中心建立了职工维权服务中心实体化运作,建立专项法律援助资金预算,建立仲裁、法院、工会三方联动机制,充分运用政府社会治理信息平台,强化属地责任和职能部门责任的同步推进,进一步提高调解成功率,减少裁诉案件。 全心全意服务 帮助职工解难 近年来县总工会发现,一些职工特别是双职工家庭,一年中最烦心的时间就是暑假,孩子无人看管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为此,“工会爱心托班”应运而生。 ******的职工是最初的受益者。从****年开始,公司工会就率先开办“工会爱心托班”,专门聘请专业的托育人员,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浦江县总工会还安排劳模工匠上托管班“开学第一课”,并根据工匠特长安排麦秆贴、剪纸、米塑、风筝制作等传统非遗手工课,启迪职工子女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年,该公司工会托管班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授予“全国首批工会爱心托班”称号,参加的职工子女人数也从最初的**名发展到****年的***余名。 同时,县总工会持续聚焦职工学历提升补助、能级工资协商、职业技能培训及竞赛、青蓝计划、“线上+线下”春风行动等工作,全面助力职工职业发展;通过因地制宜创建“工会司机之家”“工会骑士之家”、改建利用核酸小屋进工地等形式,创建户外劳动者服务站***家,创建工会妈咪暖心小屋**家,工会心灵港湾工作室**个,职工满意度和幸福感得到不断提升,劳动关系更趋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