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导师帮带制” 促“新兵”变“精兵”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内容 随着乡镇干部队伍的不断优化,年轻干部在乡镇缺历练、缺技术、缺经验,存在着融入角色慢、走基层做群众工作难等短板。为补齐短板,通贵乡把开展“导师帮带制”试点工作,作为锻造乡村执政骨干队伍的有力抓手、建强基层战斗堡垒的管用载体和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途径,通过从结合实际“选”、结对帮带“育”、建章立制“管”、实践锻炼“用”四个方面,努力形成青蓝相继、薪火相传的生动局面。把“老乡镇”“好支书”用起来。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书记示范引领作用,择优选配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乡村干部、驻村第一书记、村党支部等为导师,以年纪较轻、工作经验不足的新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年轻乡干部和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等为重点帮带对象,综合考量导师能力特点和帮带对象短板弱项,有针对性地选配帮扶对子。截至目前共在全乡精选帮带导师**名,筛选帮带对象**名。将“活机制”“硬指标”立起来。****年,将司家桥村驻村第一书记杨波和驻村选调生张依结为帮带对子,充分发挥优秀第一书记的传帮带作用。杨波带领“小徒弟”张依挨家走访了解村民们的生活状况,得知村里路灯损坏的问题后,二人多次与村民沟通确定路灯更换安装方案。重新亮起来的路灯,不仅照亮了司家桥村的路,更照进了老百姓的心。为了更好地帮助年轻干部成长,通贵乡还建立季度走访座谈、听取汇报常态化机制,通过“手把手”教、“面对面”学、“点对点”解,全面帮助“徒弟”提升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让“实践课”“竞技场”火起来。通贵乡常态化召开导师帮带座谈会,组织导师轮流传经送宝,引导帮带对象交流感受。同时把课堂设在项目一线、工作现场,提升年轻干部应付复杂局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贵乡“导师帮带制”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带动**名帮带对象在年度考核中评为优秀等次,*个被帮带村党支部实现晋星升级,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突破**万元。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