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丹东[示范农场] “返家乡”大学生与中国农业大学辽宁东港水稻科技小院学生学习交流活动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推进东港籍青年学子通过社会实践充分感受家乡变化,同时也为了促进科技小院学生与东港市青年学生的联系与交流,增强当代大学生服务人民、回报家乡的责任感、使命感,*月*日下午,东港团市委组织****年暑期“返家乡”大学生代表与中国农业大学辽宁东港水稻科技小院学生联合开展学习交流活动。东港市团委书记于美、副书记王楚乔,东港市示范繁殖农场书记李林生、副书记傅海宁,及二十余名“返家乡”大学生代表和东港水稻科技小院学生等参加活动。图片附件本次交流活动首先参观了东港水稻科技小院驻地实验室,科技小院博士生张峰瑞对实验室相关配置及科技小院学生开展的主要实验作出了讲解,并让“返家乡”大学生们亲自体验科技小院学生们正在进行的一些实验操作。图片附件图片附件活动进行第二项,开展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服务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座谈交流会。座谈会上,大学生们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交流学习体会。李林生书记就与中国农业大学和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的科研合作做了重点介绍,同时也鼓励“返家乡”大学生们积极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发光发热,把课堂学习和乡村振兴实践结合起来,为家乡、为祖国作出一番贡献。图片附件科技小院学生代表们对中国农业大学辽宁东港水稻科技小院进行了简要介绍。图片附件赵一帆 科技小院学生代表科技小院不仅巩固“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涉农研究生教育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协助当地农民完成农作,更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智力、技术和物资支撑,有效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农民实用技术。图片附件张景锋 科技小院学生代表东港的地理环境极其适合对水稻稻瘟病开展研究,东港市是东北稻区病虫害危害最为严重、各类病虫害发生齐全的“病窝点”,在当地建立科技小院,能够最大程度、多样化地展示田间病圃水稻各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返家乡”大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回信并交流学习体会。图片附件衣振友 “返家乡”大学生代表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充分体现了对广大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的莫大肯定和极大鼓励。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任重而道远,广大青年应该学会“自找苦吃”,真正做到把课本上的知识和乡村农业生产有机结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图片附件张芷淇 “返家乡”大学生代表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对我们青年一代寄托厚望。青年人拥有先进的知识、敏锐的洞察力和无限的创新精神,更应投身农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在农业大国的深厚背景下广大青年应该以行践知,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展示青年人的风采。图片附件东港团市委书记于美对座谈会作出总结:科技小院这种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实现了教书与育人、田间与课堂、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推广、创新与服务的紧密结合,希望更多的优秀大学生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为推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图片附件座谈会结束后,科技小院学生带领“返家乡”大学生来到水稻示范田,实际观察水稻的生长状况及病虫害情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学生们介绍有关挖塘、施肥、栽种、管理等方面技术知识。最后,东港市示范繁殖农场书记李林生对全体“返家乡”大学生及科技小院研究生表示殷切期盼和美好祝愿,在未来农业现代化道路上,新时代的广大中国青年要与祖国发展同步同行、同频共振,“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