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淮安:加强保护修复 谱写共生之美 让大美湿地成为共建共享的绿色空间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盛夏时节,草木蔓发、杉木成荫的金湖水上森林公园,水光潋滟、游人如织,众多省内外游客将这里作为夏日避暑观景圣地,来此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 岛屿星罗棋布,湖面碧波荡漾,鹭鸟翩然飞舞……风光旖旎的白马湖国家湿地公园,独具江淮风情的苏北水乡浅水草型湖泊湿地风貌,成为无数人心中向往的“诗和远方”;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打造“绿色高地、枢纽新城”为引领,以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开展生态碧水三年行动为抓手,持续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让大美湿地成为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绿色空间。 颁布实施《淮安市湿地保护条例》,为保护管理湿地资源和保障湿地生态系统安全提供了法律依据。将湿地保护纳入市国土空间规划,建立湿地保护综合考核评价制度。编制完成《淮安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将湿地等生态空间调入自然保护地范围,自然保护地内湿地生态空间面积占比**%以上。建成国家湿地公园*个、省级湿地公园*个、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个、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个、湿地保护小区**个,积极构建全域湿地体系。将小微湿地建设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黑臭水体治理等结合,共建小微湿地示范项目**个。扎实推进湿地修复治理 依法开展湿地违法问题整治,强化多部门联合执法和协同办案,探索建立“定点派驻+巡回检察”机制,构建湿地、森林、河湖、土壤、矿产等多维立体保护格局。综合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河湖综合整治等,入选全国首批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市。持续推进洪泽湖、白马湖等重点湖泊湿地生态保护恢复,全面提升水体水质,扩大湖泊蓄水面积,累计新增湿地保护面积约*.*万公顷。其中,白马湖累计投入**亿元,着力打造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知名国际重要湿地、一流国家湿地公园,并获评首批省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持续建设动态湿地智慧监测 大力发展湿地智慧监测网络体系以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的湿地监测管理。白马湖国家湿地公园构建数字化智能监测体系,建设鸟类观测站,设置水质监控监测设备、浮标在线监测设备等,配备监测船和视频监控系统。洪泽湖东部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建成综合实验楼,内设实验室、标本室、智慧监测室、样品准备室、仪器设备和试剂存放室、档案室等,建成**米综合观测塔*座、气象观测场*座、地上水监测井*座、综合实验室*个,建设野外样地**个,土壤监测样地*处,水文、水质监测点*处,视频鸟类监测样地*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