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丹东[综合信息] 张占斌到椅圈镇调研:打造草莓届的“茅台”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日前,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占斌教授一行到丹东东港市椅圈镇调研。椅圈镇党委书记祝冶平等相关负责人就该地草莓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汇报交流。东北大学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相关人员陪同参加调研。图片附件祝冶平介绍,椅圈镇是东港市草莓主产区。到****年,全镇设施草莓生产面积达*.*万亩,年产值达**.*亿元。物联网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数字化技术等在椅圈镇草莓全生产过程中得到应用和推广。全镇大棚钢构、保温、泡沫箱、包装箱、快递、草莓采摘观光旅游等行业快速发展,草莓产业带动椅圈镇形成了一条有序发展的产业链。全镇以村为单位建立了电商团队,拓宽草莓销售渠道。****年*月,椅圈镇党******共同为草莓种植户打造了“草莓全产业链保险”,为农民增收保驾护航。目前,全镇共有草莓果蔬合作社***多家,草莓家庭农场**多家。自****年以来,椅圈镇获得“辽宁特产草莓之乡”“中国设施草莓第一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全国“特色产业十亿元镇”、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等荣誉称号。图片附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 张占斌表示,椅圈镇草莓产业发展成绩令人瞩目,草莓成为了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致富果”、产业发展的“加速器”,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强调,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椅圈镇要继续做优做强草莓产业,打好打响草莓这一特色产业牌,以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张占斌建议,椅圈镇要立足资源禀赋和优势,进一步推动草莓产业向市场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智慧化发展。要培育支撑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养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现代化农民。要强化品牌强农意识,构建品牌价值体系,为品牌注入文化内涵,创新营销宣传方式,提升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打造草莓届的“茅台”。要推进草莓高质高效生产,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沟通合作,推动草莓产学研深度融合,深化生产技术的科技支撑,推动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升级。要支持乡村民营企业发展,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合作社和职业农户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做好贷款融资、技术扶持、推介销售等保障和服务工作,积极落实落细各项政策,吸引各类人才创办乡村民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