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九江武宁:小小工作室里的基层治理密码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近年来,随着“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的不断深入,我县“法律明白人”队伍不断壮大。“法律明白人”是一支群众信任、扎根基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最有效、最便捷的基层法治力量。武宁县创新谋划,在竹岭村社区建立全县首家“法律明白人”工作室,通过传帮带作用深入推进“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助力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法律明白人”工作室建在基层神经末社区是城市的最小单元,也是基层的神经末梢。为发挥多种资源优势,确保工作质量,竹岭村社区坚持党建引领,组建了一支由老党员、老干部组成的“法律明白人”队伍,借助“三官一律”即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等资源,整合楼栋长、网格员等力量,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年*月,竹岭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工作室正式成立了。对照“法律明白人”当好法律法规“讲解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社情民意“传递员”、法治活动“组织员”、法治创建“监督员”和法律援助“引导员”等“六员”作用,社区“两委”等“法律明白人”骨干对应工作职责,建立“六员”轮班轮岗制度,“三官一律”定期坐班为工作室持续注能,楼栋长、网格员利用自身综合素养、群众关系等优势,主动发挥其在普法宣传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为民众讲解法律法规政策,传递社情民意,达到民意一线掌握、问题一线解决的效果。“上次碰到‘法律明白人’上门走访,我将楼上居民卫生间漏水导致楼下厨房顶面及卫生间墙面受潮发霉的问题反馈给他们,经过‘法律明白人’多次与我们两家做工作,后来很快解决了。社区有事,随处都能看见‘法律明白人’的身影”,居住在竹岭村社区的王女士说道。以“三心”“三勤”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调解各类矛盾纠纷是“法律明白人”工作室的主业之一。群众口角、夫妻矛盾、邻里纠纷......这些“火药味”十足的冲突背后,“法律明白人”以“爱心、热心、恒心”“嘴勤、脚勤、心勤”将一件件矛盾纠纷化解在当时、化解在萌芽。在一起社区李先生要求王女士以房屋租金抵还债款的纠纷中,作为社区“法律明白人”的领头人、社区党委书记张小玉首当其冲,联合司法所对当事人双方进行调解,讲明其中涉及的权益关系,最后李先生愿意给王女士留一间安身之所,王女士也同意将房屋剩余空间出租并在规定期限内偿还欠款,最终二人对欠款的偿还方式达成了和解。“社区调解工作,不能光讲法,还要讲人情,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共情,学会倾听,有理有据地分析问题,合情合理地明晰责任”,社区党委书记张小玉在参加全市“十佳百优”“法律明白人”经验交流中分享说道。社区“法律明白人”怀着“三心”、做好“三勤”,及时发现矛盾纠纷、出面稳定双方情绪、开展人民调解工作。今年以来,通过“法律明白人”工作室共调解居民纠纷**起,其中邻里纠纷**起,婚姻家庭纠纷*起,其他纠纷**起,成功调解**起。于潜移默化中积极传递法治好声音正能量“法律明白人”工作室致力于将法治文化融入居民日常生产生活,而不仅仅局限于一群队伍、一间办公室。围绕着竹岭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工作室,武宁县结合社区特点,着力营造法治文化氛围,在成立“法律明白人”工作室的同时,以社区党委书记名字创立“小玉调解室”,先后打造了法治书香驿站、法治文化长廊、法治文化公园、法治景观小品。徜徉在朝阳湖畔竹岭村社区周遭,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寓意深刻的法治小故事、一组组充满哲理的法治名言,背街小巷里,店铺经营井然有序,行人闲庭信步,法治气息和市井气息交织,一半诗意一半烟火。?小小的“法律明白人”工作室,连接的是群众的急难愁盼,牵动的是群众的幸福指数。竹岭村社区的“法律明白人”始终秉承“服务无止境,和谐在身边”的工作理念,从群众出发、从细微发力,在平凡的岗位上集聚大能量,最终也换来了居民一张张欣喜的笑脸。(何祖因)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