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建宁乡:“警网融合”构建基层治理“共同体”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如果内容不能正常显示,请安装pdf软件 点击下载pdf软件为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建宁乡积极推动运用“警务+网格”融合治理工作模式,构建基层治理“共同体”。 力量融合 队伍联建 建宁乡以“行政村”和“基础网格”为基本单元,按照“一村一警”“一格一员”要求,对辖区内**个行政村、**个基层网格、***个微网格的队伍力量配齐配强,形成“*名民(辅)警+*名网格员+N名微网格员”的“*+*+N”工作小组。充分发挥民(辅)警对网格员的业务指导、支撑、监管作用和网格员对警务工作的重要辅助作用,将民警“懂法、懂策、懂群众”的专业优势和网格员“熟人、熟地、熟情况”的群众工作优势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基层警务人员和全科网格员在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中的综合效应。 工作融合 矛盾联调 为及时化解群众矛盾纠纷,防止矛盾纠纷转“刑”升级。建宁乡综治中心和派出所按照“以防为主、调防结合”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民警、网格员的“和事佬”能力,通过民警“讲法”,网格员“讲理”联合开展矛盾纠纷摸排化解工作。乡综治中心派网格员到派出所“轮岗坐班”,充分利用坐班期间和民警入户走访宣传,引导群众学会用法,提高遵纪守法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从源头上遏制矛盾纠纷进一步激化,减少“民转刑”案件的发生。同时辖区内微网格员将发现的家长里短、邻里矛盾向网格员反映,一些非警务类警情的小矛盾由网格员在网格里“巧化解”,一旦矛盾升级,网格员第一时间与包联民警联动,民警到场处置,通过“微网格+网格+警务”共同协作,让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信息融合 平安联动 建宁乡在原有的“雪亮工程”的基础上,推进“智能化视频监控”平台建设,在全乡主要道路、重点区域安装**多个监控点位实现全覆盖。综治中心和派出所实现“双平台”互通,深入推进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治安风险预警水平,同时通过“综合指挥调度平台”保持全天候联动,形成工作闭环,让群众的难题能在最短时间内被解决。辖区民警和网格员联合深入辖区入户走访开展基础信息联采、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调解、社情民意收集、平安建设联创等工作。定期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反邪教”“打击非法集资”“交通安全”等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法治安全意识,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基层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社会治理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建宁乡将“警务+网格”融合治理工作模式转化为服务群众的第一窗口,化解矛盾的第一阵地、感知风险的第一触角、守护平安的第一防线,让“警力”成为网格化管理的高效战斗力,“网格”成为群众家门口的***,用“共同体”融出为民服务“零距离”。附件或图片请到网址中下载或查看http://***.******.***.cn/xwzx_***/xzdt/******/t********_*******.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