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克什克腾旗:“五聚焦”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走深走实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聚众人之力,成众人之事。近年来,克什克腾旗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在强化政研结合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路径,以“五聚焦”工作法在强机制、重教育、拓阵地、创载体、聚人心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更加由衷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为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汇聚起了磅礴力量。聚焦政治引领,筑牢团结奋斗思想之基。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题主线,坚持高位推动,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由各级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旗乡村“三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领导小组,在旗委常委会会议、旗人民政府常务会会议、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民委委员单位会议等会议中专题研究民族工作,出台了《克什克腾旗集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宣讲全覆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深入实施“六大工程”工作方案》等纲领性文件,系统谋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旗委党校培训教育的重点内容,广大党员干部通过会议集中学、培训辅导学、干部带头学、党员覆盖学、广泛宣讲学等多种形式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三年来,全旗分领域分批次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班*期、开设主体班次**个,各级党组织开展集中学习***余场次、组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党日活动***余场次,实现了党员干部教育全覆盖。尚学笃行风气的形成在全旗范围内凝聚起了广大干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合力。聚焦宣传教育,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之音。积极推进落实“六大工程”(主题宣讲、“石榴籽+”、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共建现代化、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程)规定动作,在全旗范围内组建党校、机关、企业、基层、社区、学校、文艺团体等*支宣讲队伍,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宣传教育网络。不断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铭记“内蒙古地区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党组织的民族地区,内蒙古自治区是在中共中央直接领导下建立的,内蒙古是在党中央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内蒙古工作中出现的重大偏差都是党中央帮助纠正的,内蒙古作为模范自治区模范就模范在听党的话上”,讲清“五句话”的事实和道理。三年来,全旗累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覆盖宣讲活动***余场次,受众达*万余人。悬挂主题展板***余块、标语****余条,发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读本》《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应知应会手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手册》“口袋书”等*万余份;全旗中小学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校园”主题班会、签字仪式、开学第一课、主题征文等系列活动***余场次,教师撰写心得体会****余篇,学生创作主题手抄报****余份,让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同学们心中生根、开花、结果;常态化组织“石榴籽+”志愿服务队、“中国红”青少年志愿服务队、“外卖小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队等多领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群众性宣传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N进”活动累计***余场次;深入实施“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利用“报、网、端、微”等全媒体矩阵平台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石榴籽小课堂”等宣传专栏**个,累计发布主题信息***余条,并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杨清华先进事迹整理排版录制后在融媒体渠道广泛传播,受众超过**余万人。同时,面向全旗各企事业单位征集民族团结进步好故事**余篇、民族团结故事短视频**余条,累计开展“我身边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巡讲活动***余场次,涌现出了一批如“牧民助手”郝清江、“熊猫女侠”乌兰图雅、“舍己救人”萨其拉等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典型,为全旗干部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提供了“样板”。在全旗范围内凝聚了各族群众携手共创美好生活的磅礴力量。聚焦阵地建设,激发基层同心共创之力。以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为单元,按照“科学化打造、特色化培育、多元化推进”的思路,指导全旗**个苏木乡镇(街道)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所。打造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体活动、科技科普、健身体育“五大平台”,实现服务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凝聚群众的目标。****年,各苏木乡镇(街道)依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所累计开展“牢记嘱托筑梦北疆系列活动、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模范个人评选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诗词原创文章作品征集活动及“结对子”“手拉手”“心连心”“一家亲”等联谊活动***余场次,并通过培树“石榴籽”家庭、社区、学校、单位、企业、个人等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宣传教育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拓展,让广大群众在参与基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见证团结友爱。组建地方民族文化研究团队,对民族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文化等展开深入挖掘研究,大力推进村史村事进广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街墙,把村情村史、家风家训、乡贤名人等以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形式在街头巷尾、文化广场及村史展馆生动呈现。让参观者通过忆过往、看物件、听故事等形式更加直观感受到人民生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各族群众从“小家”和“大家”的发展变化中不断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先后成功打造了万合永关东村史馆、萃英社区“老经棚展馆”、芝瑞镇文化展馆和巴彦查干“红石榴”故事馆等主阵地,让群众通过“有形”阵地,触动“有感”之情、实现“有效”之为。聚焦资源优势,探索交往交流交融之路。克什克腾旗历史悠久、风光秀美。近年来,全旗上下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立足资源禀赋和生态优势,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等一体谋划、一体推进,成功探索出了“区域互联、部门互助、干群互系、村企互帮、校企共建”的民族团结进步“融创”新模式,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念全面融入地区旅游路线规划、景区景点打造、文旅宣传推介、品牌活动举办及文创产品研发之中,逐步形成了“民族团结+文旅融合”创建品牌。****年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克旗结合北疆风景大道和地质公园九大园区等旅游研学资源,聚焦**个民族团结进步重点创建示范点,成功推出“民族团结+”旅游创建精品路线*条,并依托旗域主次干道、著名景区、休闲广场、沿街灯箱等悬挂主题展板***余块、标语***余条,使创建氛围更为浓厚。为搭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平台,每年定期举办银冬驼文化节、白音敖包祭祀、草原那达慕大会、乌兰布统草原音乐节、内蒙古好物节、达里湖冬捕旅游季等系列文旅活动,吸引游客达***万余人。为突出地方特色、强化寓教于乐效果,克旗将“蒙古马精神”与草原乡情深度融合,倾力打造《英雄的铁蹄马》《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等多部实景演出剧目,为创建工作注入文化活力。在强化区域交流互鉴中,克旗与红山区签订了“三项计划”战略合作协议,先后与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林西县等地区开展联创共建活动累计**余次,成功举办赤峰首届风筝节暨克什克腾旗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活动、“观洄游华子鱼 体验生命奇迹 塑少年家国情怀 体会自然人文”各族青少年研学交流等系列共建联创活动,吸引河北、锡盟及赤峰周边旗县****余名学子前来观学。目前,全旗各地区累计开展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共建联创教育实践活动***余场次,筹集帮扶资金**余万元,参与干部群众数万人。创建活动的广泛开展不仅让各族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民族团结进步理念的熏陶,还成为了克旗文旅事业蓬勃发展的“助推器”。聚焦文化认同,共谱繁荣发展和谐之曲。克旗充分发挥草原“红色文艺轻骑兵”队伍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作用,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等重大主题,接续创作歌曲《民族团结是幸福》、学演《孛儿只斤塔拉》、舞蹈《领航》《再一次出发》《牧民歌唱共产党》等一批批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住的优秀作品把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感情播撒在各族群众心间,每年累计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主题演出活动和“送政策、送法律、送文明”等综合服务***余场次。为进一步丰富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各苏木乡镇本着“文化添亮色 精神富起来”的目标,以“村晚”小舞台广聚人心,通过让群众参与文艺演出的方式引导广大农民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文明乡风。****年,克什克腾旗成功举办的芝瑞镇大光顶子草原音乐节、宇宙地镇很黑村美食文化节、乌兰布统国际音乐节、万合永镇关东车村“农旅融合促振兴”赏青山花海活动、红山子乡“又见山里红”文化体验活动等全面展示了我旗各族干部群众能歌善舞、勤劳勇敢、感恩奋进的良好精神风貌,先后带动****多名群众转产就业为乡村集体经济实现创收,在基层唱响了乡村振兴“主旋律”。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现在,全旗大街小巷、农村牧区、道路两侧醒目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标语、条幅、展板随处可见,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口口相传,全旗抬头可见、驻足可观的宣传氛围已全面形成。各族儿女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路上写下了秀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