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加马铁热克乡:乡村小院里的那些人那些事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道路不再泥泞,房前屋后不再杂乱,村组有了文化广场,夜晚的欢声笑语绵绵不绝......在阿克陶县加马铁热克乡,一个个小小的变化,正悄悄地影响改变着群众的生活。 今年以来,加马铁热克乡以基层治理“八力”建设为抓手,采取“支部+小院”的工作模式,以自然院落、空闲场地、村民小组、党员中心户为单元,积极打造“支部小院”党建品牌,通过不同功能的“支部小院”,解决了村级一个又一个发展难题和困难诉求,加马铁热克乡在坚持“党建引领、‘八力’建设、创新思路、壮大发展”的工作思路基础上,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整体治理能力和自身建设能力,让群众的幸福感不断攀升。“议事小院” “群众现在不仅仅是反映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还会有意识地反映村里的事情,并提出解决办法,主动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村妇联主席约日古丽·托合提说。 赛克孜艾日克村“百姓议事堂”设在退休党员干部布合力且木·如苏力家庭院内,以收集群众诉求、解决民生实事为目标,每周召开议事会,由退休党员干部布合力且木·如苏力为会议召集人,组织村“两委”成员、驻村工作队、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等多方参与。 大家通过将群众口头或书面提出的问题,汇总成“问题”清单,大家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在议事会上协商,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让群众的揪心事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小院”建成以来,解决了路面硬化、土地灌溉、环境卫生、邻里纠纷、困难诉求等问题**件。“拥军小院” 小院的主人叫努尔麦麦提·拜克热,是一名退伍军人、退休干部、也是一名中共党员。在部队服役期间,吃苦耐劳、刻苦训练,多次获得荣誉表彰。他的孩子在受其多年红色教育的影响下,从小对军营产生向往,****年通过征兵报名,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重走父亲从军路。 今年是建党***周年,满怀对部队热爱与深情,努尔麦麦提·拜克热在巴格拉村驻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的帮助下建成集爱国主义教育和网格宣讲阵地为一体的“拥军小院”。 院内墙上印有“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大厅摆放着历史照片和拥军实物。乡武装部、村党支部依托“拥军小院”内的红色文化阵地,定期组织开展红色微党课、国防教育宣讲、主题党日、观看红色电影等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将红色文化、双拥共建持续引向深入。 村党支部为着力发挥退役军人政治素质高、纪律严明、责任心强的优势,将*名退役军人吸纳到村级事务管理队伍中来,担任网格长、联户长、志愿者、矛盾调解员等。组织退役军人成立志愿服务队,参与党的二十大宣讲、防溺水宣传、人均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让退役军人在参与文明实践的活动中再现军人本色,使“兵力量”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中释放能量。“育才小院” 在这个小村里,有这样一位“学霸”影响着身边很多人。 她叫艾克达·托合提,从小非常热爱学习,小时候同龄孩子放学在院子里玩耍时,她总是喜欢一个人在家里安静地学习,或许是受父母和家中兄长的思想影响,心中早已理解“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的含义。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她在****年参加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医学部护理专业录取,是村子里第一个考到首都北京去上学的孩子。 今年以来,阔纳霍依拉村驻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为提高群众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多次组织村妇联和学校老师开展家风教育宣传活动,并以艾克达·托合提家庭院为示范点,打造家风教育宣传阵地“育才小院”,引导更多家长承担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树立优秀家风,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暑假期间,村委会多次组织村里返乡学生在“育才小院”开展教育宣传和红领巾小课堂等活动。“致富小院” 阿布都热依木·阿西木从小时起就对手工艺制作感兴趣,于****年开始自学以柳树等木本植物枝条为主要原材料的一项传统编结手工艺,用柳条编织各种具有民族特色工艺编制品。为提高编结技术,阿布都热依木·阿西木特意到外地寻访手艺匠人拜师学习编结技艺。通过学习新编法、新工艺、新造型,除了编织篮子,还可以编织花盆,果盘,水壶,担架等,随着编织的种类越来越多,技术越来越好,名声也越来越大,引来了很多周边商人和收藏爱好者前来购买。 为了更好地帮助阿布都热依木·阿西木发展手工艺品制作,实现增收致富。巴格拉村驻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反复思考谋划,决定利用他手工艺技术的优势,将其家中的庭院进行合理规划建成了村里第一个手工艺技术培训基地,同时为更多群众提供学习实践的场所。 如今,柳编已成为阿布都热依木·阿西木生活的一部分,他仍在不断地探索,以艺术创作为生活追求,研究如何用手中最普通的枝条组合出精美的图案,编织出一件又一件观赏性极强的又具民族特色的工艺品、艺术品,提高它的商品价值,把编织手艺传给更多喜欢它的村民,让身边更多人通过手艺编织增加一条致富通道,为乡村振兴尽一份力。村党支部书记艾克拜尔·艾尔肯介绍到,巴格拉村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坚持盘活做好庭院文章,积极引导群众整合空闲土地、空闲资源,按照“小规模、大群体、小成本、大思路”的模式,以庭院为改造基础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把庭院的“方寸地”变成“增收园”,让农家小院充满生机,变成群众增收的“聚宝盆”。 “支部小院的建成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群众以小院为家,民事民管更积极了”。阔纳霍依拉村党支部书记吾买尔·肉孜说。 乡党委书记说道,打造“支部小院”的初心就是支起“连心桥”、“院”出好生活。加马铁热克乡将不断增强“小院微治理”的影响力,用好驻村干部,动员多支力量,整合多方资源,抓好收集民情民意、发展庭院经济、维护环境卫生、开展邻里互助、发展小院文化等工作,有效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让党员同志带头、群众参与议事,破除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顽疾和陋习,全民齐参与,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聚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编辑:迪拉热·艾斯卡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