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创新突破 铸就宜兴文化强市、旅游振兴新辉煌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月**日,全市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全市文化旅游工作把准形势、明确目标、加压奋进,在新时代新征程实现新一轮思想解放、创新突破、高质量发展,全力铸就宜兴文化强市、旅游振兴的新辉煌,为中国式现代化宜兴新实践“走在前、做示范”提供更为强劲的动力。市领导封晓春、胡小坚、许伟英等出席会议。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马钟主持会议。市委书记封晓春在会上充分肯定全市文化旅游发展取得的积极成效,深入分析存在问题和短板。他指出,一直以来,宜兴文化和旅游底蕴深厚、资源富集、潜力无限,是全市人民引以为豪、社会各界普遍看好的两大“金字招牌”。做好文化和旅游工作,是宜兴决胜未来的关键依托,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任务。全市上下要立足时代要求、转型大局,以历史和战略的眼光审视宜兴文化旅游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一步增强建设文化强市、加快旅游振兴的责任感使命感,以更高站位、更新理念、更实举措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封晓春要求,要把握重点关键、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激发宜兴文化创新创造活力,高水平建设全国一流文化强市。全市各级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文化事业、产业两个“三年行动计划”部署,对标对表、狠抓落实,不断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再创文化兴盛辉煌。要坚持凝心铸魂,全面夯实精神文明基础。全面强化理论武装,重中之重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精心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直抵千家万户、润泽百姓心灵;持续弘扬核心价值,全链条挖掘、保护、打造、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社会发展、日常生活;深入推进文明创建,健全文明城市创建常态长效和全民参与机制,切实增强文明实践可见度、文明培育精准度、文明创建颗粒度。要坚持优质均衡,持续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把准时尚潮流和群众需求优化文化供给,提供更多国际化、时尚范、年轻态的文化业态,以“多元化”“微空间”让公共文化服务随处可享;放大特色文化品牌优势,深入挖掘凸显陶文化、东坡文化、茶文化等特色文化时代价值,进一步扩大“中国陶都·陶醉世界”城市品牌影响力;活化利用历史文化遗存,有机植入城市肌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持续推出文艺精品力作,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努力创作优秀文艺作品、提供优秀文化产品。要坚持提质增效,不断壮大文化产业实力。像重视新兴产业、工业企业、科创人才一样重视文化产业、企业、人才,通过健全文化产业发展体系,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解决文化产业领域重点问题,推动文化产业规模、结构、质效全面提升,充分显化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支撑作用,奋力跻身全省县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第一方阵”。封晓春强调,要秉持全域理念、提升品质内涵,推动宜兴旅游加快转型振兴,高质量打造长三角重要旅游目的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宜兴旅游发展的攻坚期、转型期、爆发期。全市各级要以全域旅游为方向,以打造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重大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培育旅游市场主体、构建旅游产业体系、提升旅游整体品质,使旅游、生态、文化相融合,设施、服务、管理相匹配,经济、社会、文旅效益相统一,推动旅游市场供给从浅层观光向深度体验转变、从点线突破向全面开花转变、从单一产品向多元业态转变,全力打造宁杭生态经济带重要旅游节点城市、一流文化生态国际旅游城市、长三角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要突出资源整合优化,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以更大力度深化整合、优化配置,做强做大旅游产业,重点强化度假区龙头地位,优化全域旅游布局,统筹抓好景区升级,尤其要统筹运作南部山区旅游资源,通过*至*年的努力,全力申建*A级景区,让全市人民尽快看到旅游振兴的现实图景。要突出品质内涵提升,提升宜兴旅游吸引力。提升融合度,把地方风俗、资源禀赋、现代科技、人本理念、时尚潮流等融入旅游发展,加快形成多元融合、附加值高、成长性好的旅游新业态;增强体验性,着力开发体验性、互动性强的旅游项目,推出一批特色型文体项目、利用互动模式和创意元素的创新型业态、文化内涵活化和激发游客热情的体验型旅游等;体现科技感,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演出演播并举、直播带货同步的旅游发展新模式,大力提升旅游网络、景区景点智能化水平。要突出管理体系优化,增强旅游发展保障力。建立建强由市委领导下的旅委会工作机构,建立健全旅游联席会议、管理标准制定、旅游人才培养、投融资体制改革、*A级景区创建等方面制度机制,重点加强特色设计完善基础设施,深化改革创新破解发展制约,造优旅游环境展现城市魅力,全面提升旅游吸引力、产业竞争力、城市美誉度。会议就我市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作了解读说明,度假区、丁蜀镇、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宜兴大拈花湾******、江苏******作交流发言或书面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