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城北城街街道:引领乡风文明 擦亮幸福底色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如果内容不能正常显示,请安装pdf软件 点击下载pdf软件近年来,北城街街道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深刻把握塑形铸魂的丰富内涵,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上下足功夫,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深刻把握塑形铸魂?新时代文明实践之花处处绽放 近年来,北城街街道持续抓实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整合各种资源,延伸服务触角,真正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夯实阵地,筑牢基础。街道**个村(社区)全部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按照“五有”标准,通过整合党员活动室、图书室、棋牌室、乡村记忆室、综合文化活动室、党员远程教育、体育活动场所、文化广场等现有资源,进一步拓展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打造集理论宣讲、体育健身、文艺活动、科普宣传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健全制度,多级联动。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领导机构,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站长,明确领导成员的任务分工,设立办公室,专人负责社区文明实践工作的统筹和组织实施。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制度、任务目标,制度上墙,在制度上形成街道、村(社区)两级联动,街道、村、组、人四级合力的组织体系。 志愿服务,延伸触角。打造“党员干部”“五老”“文化”“巾帼”和“青年”五大志愿服务队伍,充分发挥载体作用,围绕“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四大主题,真正做到群众需要什么,就实践什么;群众需求在哪,志愿服务就在哪。 丰富活动,凝聚人心。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全面铺开“党的二十大精神暨‘清风徐来 廉润长平’”基层宣讲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宣讲活动***余次。聚焦居民需求,开展健康义诊、“我们的节日”、关爱未成年人成长等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累计***余次,累计参与志愿者****余人。积极培育乡风文明?崇德向善之风扑面而来 坚持破立并举,移风易俗深入民心。全街道实现红白理事会全覆盖,健全完善协商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一约四会”村民自治体系,街道形成了以党支部书记、民政协理员为理事长,网格员为成员的红白理事会机构,明确了红白理事会职责,制定出台了《红白理事会章程》《红白理事会申报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对婚丧事宜提前介入、主动干预、积极引导、严格把关,多举措治理农村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封建迷信等传统陋习。 街道村(社区)“两委”干部、网格员在“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悬挂标语、发放倡议书、签订承诺书、免费提供鲜花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文明祭祀等宣传活动,全面推行文明、健康、简朴的婚丧习俗,营造全民参与共建文明乡村的良好社会氛围。 强化示范引领,向上向善蔚然成风。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推乡村振兴、乡村治理,街道通过广泛宣传、规范评比、发挥示范作用等举措,将乡风民风、人居环境,文化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扎实推进“星级文明户”创建工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起到积极导向作用。 组织开展“文明村”“文明社区”“文明家庭”“高平好人”等群众参与的推荐和评选活动,深入挖掘和宣传农村勤劳致富、孝敬父母、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移风易俗等先进典型事例,引导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让群众学有榜样、做有标杆,凝聚起积极向上的力量。引导群众争做“文明村民”、争创“星级文明户”。截至目前,北城街街道共创建省级文明村*个、晋城市级文明社区*个,高平市级文明村(社区)**个,星级文明户创建的参与率达到了**%以上,创建率达到了**%。丰富群众精神生活?乡村文化之脉活力迸发 文化惠民,惠及乡村。街道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持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极大地丰富了干部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按照“三个一批”要求,各村(社区)结合本土特色和群众需求,成立了文化文艺、体育健身、传统民俗、非遗传承等文艺小分队。充分发挥乡土文化能人艺人、文化带头人作用,利用其在群众中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积极开展文化文艺活动。截至目前,今年共完成文艺小分队演出**场、文化带头人演出**场、能人艺人演出**场。积极配合上级单位,开展免费送戏下乡、送文艺下乡活动*场,各项文化活动的开展,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切实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街道在发挥党委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注重调动居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为群众打造展示自我、沟通交流和文化娱乐的舞台。许庄村充分利用农村物资交流大会的传统,立足村庄运营规划,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创新性开展“我在许庄赶大集”庙会活动,融入现代文娱元素到传统庙会中,吸引游客,发展庙会经济,活动三天吸引游客*万人,“花田香舍 山居许庄”的名片持续擦亮。秋子村在“赶大集”的同时,把惠民演出和村民自发文艺活动结合起来,组织村民自编自演了丰富多彩的民俗表演活动,同时,发挥村企联建优势,打造了“小剧场”“话说吧”等别具特色文化活动空间,成为村民文化活动的好去处。 以文兴业,打造亮点。在推进全民阅读、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农家书屋承担着涵养乡风文明、提升农民素质、培育文化人才的重要功能。****年,北城街街道许庄村新建高标准农家书屋面积达***平方米,农家书屋的藏书共分为**类****余册,除了有市图书馆分发的图书之外,还有村民和社区捐赠的图书,村委也会根据村民的意愿采购图书,引导村民形成爱读书、读好书的阅读习惯。农家书屋除了图书借阅外,还为手工艺人搭建了才艺展示和相互交流的平台,形成了具有独特文艺气息的“乡村文化圈”。许庄村紧紧围绕提升农村居民综合阅读率这一要求,定期在书屋举办暑期公益课堂、全民阅读、亲子阅读等活动,提高农家书屋的利用率,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自从书屋投入使用后,这里就成了村民的网红打卡点。****年*月,许庄村被评为“全国最美农家书屋”。 绽放文明之花,铸就奋进力量。北城街街道将继续学习好、运用好“千万工程”经验这把金钥匙,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推进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厚植群众福祉,浸润文化底色,向“望得见山水,也见得到产业;记得住乡愁,也看得到奔头”的美丽乡村迈进。附件或图片请到网址中下载或查看http://***.******.***.cn/xwzx_***/jcdt_***/******/t********_*******.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