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厦门描绘和美乡村画卷——东海镇以党建引领推进乡村振兴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畅游山海,寻梦田园。东海镇背山望海,历史底蕴深厚。近年来,在党建引领下,该镇在基层组织、项目发展、乡村振兴中持续发力,描绘了一幅和美的乡村画卷。地处城厢区南部,东与灵川镇相邻,南临湄洲湾内海,与秀屿港隔海相望,西至仙游县枫亭镇交界,北与华亭镇毗连,东海镇下辖**个行政村和*个社区,人口*.*万余人。近年来东海镇加快推进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发展,基层治理、项目发展、乡村振兴等持续推进,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和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魅力无限。探新路 写好基层组织“大文章”近日,东海镇退休老党员蔡开典成功化解了一起邻里矛盾纠纷。多年来,凭借着丰富的矛盾纠纷调处经验,他化解了多起疑难案件,先后获得市优秀共产党员、市金牌调解员、省级金牌劳动关系协调员等荣誉称号。乡村发展,必须有“新”的治理体系。以“党建引领、夯基惠民”为抓手,****年以来,东海镇建立网格党支部**个,网格党小组**个,引导党员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纠纷化解、经济发展、项目建设等。着力“抓前端、治未病、防未然”,建立“党建+调解”机制,依托大调解中心,挑选善于纠纷调处的老党员、老干部组成调解志愿服务队,负责全镇**个行政村的调解工作,与村班子形成镇村两级互动。并实行月例会制度,调解员之间互相交流经验,集思广益解决比较棘手的问题。今年以来,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并调处成功***件,及时将矛盾纠纷遏制在萌芽状态。东海镇大力发展花蛤育苗产业。“党建红”为基层治理赋能。近年来,东海镇持续发力,不断建强建好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战斗力、服务力和号召力。东海镇党委书记张飞虎介绍,该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邀请专家为各村问诊把脉,梳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加快推动集体经济薄弱村创收。特别是积极探索企业和农村共同发展新路径,引导上亭村与城************莆田事业部党总支合作共建,取长补短,整合资源,实现村企共促共赢,深化党建引领作用助推乡村振兴。党建触角深植于队伍管理与业务工作之中。该镇常态化开展“练兵比武”活动,将其作为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提升的重要载体,着力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发展的能力水平。以届中分析工作为契机,对各村(社区)两委班子进行全面体检,通过入户走访、民主测评、个别谈话等方式多维度对班子运行、村干部履职尽责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目前已发现并储备优秀人才**人。抓项目 拉满经济发展“进度条”*月**日,在东海鞋服产业园项目现场,**台旋挖钻机、**台冲孔钻机、**台挖掘机和*台吊车正紧张施工,***多名施工人员忙碌着。今年*月**日,该项目正式开工,目前正进行桩基施工,预计*月份主体工程施工,**月份主体封顶,明年**月份竣工验收。东海鞋服产业园建设现场 。东海鞋服产业园项目规划占地面积***亩,计划总投资**亿元,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将建设现代化园区及其附属配套道路等设施工程,打造集产品研发、智能加工、商贸交易和综合服务于一体,上下游产业链配套完善的智慧型、升级版鞋服产业园。抓项目就是抓机遇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长远谋未来。东海镇镇长林宇介绍,全镇现有鞋服企业***多家,已初步形成涵盖鞋扣、织带、鞋面、服装、电镀等完整的鞋服产业链。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整合现有产业资源入园,加快鞋服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带动鞋服产业集群集聚集约发展。抓项目,拉满经济发展的“进度条”。“金桥路去年*月份动工,预计今年*月份竣工并投用。”张飞虎介绍,金桥路起点位于笏枫公路利角路口,途经海头商业城、东海卫生院、东海派出所、鞋服产业园、垃圾转运站,终点与滨海大道相接,全长*.**公里,路幅宽度**米,按城市次干道兼三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行车速度**公里/小时,将实现东海镇纵向主路网与横向主路网相接零的突破,也打通了东海工业集中地成片开发高质量发展的交通瓶颈。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也是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东海镇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俯下身子抓产业、一心一意谋发展”和区委“六园千亿”产业高质量发展部署要求,全力攻坚鞋服产业园、金桥路等重点项目建设,通过成立党员干部攻坚队,坚持“主动沟通、主动协调、主动处理”的工作方法,各工作组逐户宣传动员,稳妥解决征迁历史遗留问题,推动搁置多年的项目顺利施工。项目带动,夯实乡村发展基石。该镇还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一批标志性、引领性强的农业项目相继落地。两岸牛樟芝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园基地位于东海镇坪洋山头,占地面积****亩,栽植*万株牛樟树,准备发展乡村游。由福******投资开发的高科技花蛤育苗项目,建设育苗池***池,可投放花蛤小苗***亿只,总投资约****万元,年产值****万元,为产业发展添彩。强支撑 念好幸福生活“致富经”连日来,东海镇坪洋村***多亩早稻收割,洋溢着丰收喜悦。***多亩玉米也郁郁葱葱,田间白鹭飞,尽显生态美。“这些都是去年整治撂荒地的成果。”坪洋村党支部书记蔡烽介绍,坪洋村地处山区,交通不便,无产业支撑,有**%以上人员外出务农,造成撂荒地***多亩。去年,坪洋村党支部通过专项攻坚,按照“任务到组、责任到人”原则,分组分队入户,按户先签约,村民委托村集体,村集体统一把关,并把整治到位的撂荒地集******用于农业生产,带动村民就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助推乡村振兴。东海村土地流转,助力乡村振兴。贫瘠的盐碱地上结出香甜的果实。在东海村初之源家庭农场红心火龙果基地,圆滚滚红灿灿的火龙果挂满枝头。暑假里,游客络绎不绝,纷纷前来体验采摘活动。东海村党支部书记沈荣钦介绍,近年来,全村坚持党建引领,积极破解土地闲置和部分盐碱地无法耕种难题,通过统一流转出租、改造虾池、种植抗盐碱作物等办法,有效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还为村中闲置劳动力提供大量工作岗位。念好“致富经”,群众的生活也越来越幸福。东海镇是北宋庆历名臣蔡襄后裔的聚居地。该镇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建设占地**亩的蔡襄文化园基地,蔡襄公园、文化活动中心和文化广场已投入使用,成为群众休闲娱乐运动的文化场所。眼下,观音(妈祖)海上文化公园加紧建设。全镇共建成公厕**座,***名环卫工作人员全天巡查、保洁,让人居环境实现从“一处美”到“一片美”。传承乡村文脉,该镇还以东海游灯、油纸灯笼非遗为抓手,传承、展示和推广,并进行古厝修缮保护,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怡然山海间,发展韵味足。东海镇激发乡村美、产业旺的更大发展动能,锦绣图景正绘就。来源:湄洲日报、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