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江门新会奋力打造大湾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中心 点燃乡村振兴“主引擎”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是否有视频,加载播放器正文开始大鳌镇成为全省唯一以虾养殖为主导产业的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新会陈皮高居“****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中药材)品牌声誉榜”第三位;**个镇(街)纷纷晒出乡村振兴“成绩单”……今年以来,新会乡村振兴建设成效显著,农业农村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新会区坚持党建引领,把“百千万工程”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引擎”、主抓手,举全区之力加快推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粮食安全、特色优势产业、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乡村治理等方面着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奋力打造成为大湾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中心。 江门日报记者任晓盈 确保粮食安全夯实乡村振兴根基 *月,葵乡大地奏响春耕合奏曲;*月,稻浪滚滚,葵乡大地迎接夏收的喜悦,同步开展夏种工作,争取晚造丰收……一直以来,新会区牢记粮食安全“国之大者”,认真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强化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全面夯实乡村振兴根基。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新会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区政府与各镇(街)签订《粮食种植任务责任书》。同时,积极推广冬种、新会柑间(套)种、旱粮种植,探索“稻稻虾”高效生态农业新模式,全面稳定粮食生产。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新会区落实耕地“进出平衡”,****年整治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宗,实现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零新增。连片*公顷(**亩)以上可复耕撂荒地全部复耕复种,复耕复种进度***%。推动实施“南粤良田”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新会区已建设**个“菜篮子”生产基地、**家江门市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同时,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推广水产健康养殖,全力保障重要农产品供应。 发挥特色优势 找准产业发展突破口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新会区始终坚持做好“土特产”大文章。 持续建强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年,新会陈皮全产业链总产值达***亿元,带动全区*万人就业,人均增收超*.*万元。为了把“小陈皮”做成“大产业”,新会区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产业规范管理,上线运行数字化溯源管理系统,加快建设新会陈皮监管仓库,实行新会柑从采摘到交易全过程溯源管理。建成新会柑(陈皮)种质资源保护与良种苗木繁育中心、新会陈皮文化与产业博览中心,打造了新会陈皮村、陈皮小镇、陈皮文化主题酒店等文旅融合体,助推新会陈皮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富民兴村产业标杆之一。接下来,新会将立足陈皮药食同源的特性,持续大力发展绿色种植、精深加工、文化旅游等,促进一二三产融合,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推动新会陈皮产业迈上更高台阶。 持续培育特色产业。新会区加快南美白对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目前已培育养殖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多家,养殖户超****户。****年,鲜虾年产量*.*万吨,南美白对虾全产业链总产值超**亿元,带动*万人就业,人均增收超*万元。同时,持续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产业,会城街道大洞村(新会柑)等*个村入选****年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南美白对虾、新会柑、脐橙、果蔗等*个特色农产品入选。 新会各类特色产业蓬勃发展,让农民挑上了“金扁担”,点燃强村富民“新引擎”。 城乡融合发展 加快建设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近年来,新会区积极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推动乡村实现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提升村容村貌,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大力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和绿化美化净化“三化”工程,实现农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乡村治理“三提升”。截至目前,新会区已有***个行政村(居)达到干净整洁标准,***个行政村(居)达到省级美丽宜居标准。 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以美丽侨村为节点、美丽圩镇为枢纽、侨乡美丽廊道为联结,持续推进崖门镇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同步打造圭峰会城、双水镇、睦洲镇、大鳌镇等*条区级乡村振兴示范带,扎实推动“美丽资源”变成“美丽经济”。 呵护城乡自然肌理,高水平建设绿美新会。目前,新会区正大力推进小鸟天堂国家湿地保护区周边水系及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打造绿美广东生态建设“靓丽名片”。同时,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已建成三江思仁、睦洲莲子塘、崖门坑口、双水大堂、沙堆独联*个古树公园。 深入落实“书记工程” 推进乡村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近年来,新会区全力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书记工程”,通过“四个不断”,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不断规范村级权力运行。以“三张清单”(村级权力清单、村级责任清单、村干部严禁清单)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为抓手,厘清权责边界,进一步完善村级自治体系建设。 不断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大鳌镇东风村、大泽镇莲塘村获评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会城街道南庚村、茶坑村,双水镇蓢头村等*个村获评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 不断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深入开展“雪亮工程”,加快建设“乡镇综合治理平台”,实现乡村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全覆盖。 不断推进乡村治理示范村建设。全区设置了***个智慧网格,打造矛盾调解、信息共享、为民服务的前沿阵地。新会区大鳌镇获评****年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镇,会城街道奇榜村等*个村获评示范村,示范村数量为全市最多。正文结束附件下载开始附件下载:附件下载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