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莞山海共绘同心圆 莞思协作助振兴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跨越山海,相扶相携。东莞市与铜仁市思南县之间,虽相隔两千多里,却镌写了一段段“山海”情谊。 东莞市塘厦组团自****年与铜仁市思南县建立结对帮扶关系以来,双方紧盯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区域协作和促进乡村振兴等重点任务,整合落实优惠政策措施,围绕高效农业、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易地搬迁后续帮扶等领域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开展了全方位、深层次合作。如今,两地产业协作成效初显,山海共绘的振兴图景正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 “这个车间是今年*月初正式投入使用的,分为裁剪区、打包区……”在位于思南县塘头镇旗山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宽敞明亮的厂房内,缝纫机的“哒哒”声不绝于耳,**余名工人正在各自的岗位上熟练地进行裁剪、缝制、熨烫,加紧赶制销往海外的服装订单。图片附件 “工资待遇还不错,在这里上班也比较方便,从家里骑车只要半个小时。”塘头镇旗山社区群众陈发蓉满意地说,现在不用背井离乡,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也方便照顾家******占地面积约****平方米,是从东莞茶山引进的一家服装企业,也是东莞市塘厦组团围绕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工作,投入***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建成的就业车间,提供就业岗位***余个,有效解决了旗山社区易地搬迁安置点及周边村寨的群众的就业难题。 “这个车间是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由镇党委政府组织修建后,交由我们社区进行管理,社区以租赁的形式出租给外商经营。这样既实现了搬迁群众以及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又壮大了我们旗山社区的集体经济。”塘头镇旗山社区驻村第一书记邹易介绍。 走进板桥镇肉牛养殖园区,眼前这个规模化的养殖场,由东莞市出资***万元建成,圈舍内干净整洁,饲料搅拌机、饲草加工机、撒料机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一头头肉牛膘肥体壮、毛色锃亮。 “我从今年*月份开始养牛,最初有近***头,后来卖了**多头,收入在**万元左右,现在存栏的还有**头,后续还会陆续有牛入栏。”板桥镇肉牛养殖园区养殖大户黄仕忠说,国家的政策好,加上东西部协作资金的扶持,还有当地政府的强力推动,自己有信心把牛养好,把“牛产业”做起来。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年,抓住东西部协作新机遇,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思南县板桥镇争取东西部协作资金***万元,在该镇肉牛养殖园区的朝阳村、板桥社区和后屯社区新建了*个规模化养殖场。 “规模化肉牛养殖场建起来后,我们积极鼓励当地的养殖大户承包经营养殖,村集体按年收取租金,既解决了养殖户的场地问题,每年还能为村集体增加经济收入,实现了养殖户与村集体双赢。”板桥镇朝阳村党支部副书记蒋正武说。 据板桥镇副镇长、肉牛专班班长熊中山介绍,目前朝阳村和板桥社区两个养殖场已经建成,总共上栏***头肉牛,后屯社区养殖场正在抓紧建设,预计年底能投入使用。板桥镇肉牛养殖园区整个项目的全部建成后,可饲养肉牛****头以上,年出栏****头,年产值****万元,受益农户****户,提供就业岗位***余人。 肉牛产业是思南县主导产业之一,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牛产业”。莞铜协作以来,东莞围绕思南生态肉牛产业,从做优生态肉牛示范点、做大肉牛产业覆盖面、做通肉牛销售产业链等环节入手,让思南生态肉牛产业持续释放出稳步富民、绿色强县支撑作用。图片附件 “我们重点投入****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首先落实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推动家庭农场建设,并在思南县*个乡镇新建**个现代化肉牛养殖场,今年投入****万元在许家坝镇新建一个总面积**.*亩的肉牛交易市场。”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铜仁工作组思南小组成员黄剑威说,通过一系列的措施进一步解决“谁来养”“没地养”“怎么销”的难题,补全产业链推动思南肉牛产业发展。图片附件 新时代的“山海经”在思南写就。三年来,东莞市塘厦组团共向思南投入近****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用于产业协作,主要打造两地共建“一县一园、一园多业”,共建一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其中包含肉牛、粮油、红薯、茶叶等产业。产兴业旺民富的美好未来,在两地的共同奋斗与期待中逐渐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