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江门守护西江外滩“烟火气” 外海街道打造高质量夜经济品牌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是否有视频,加载播放器正文开始□江门日报记者李雨溪 通讯员陈敏 入夏之后,江海区外海街道西江外滩集装箱夜市火了,以美丽的外滩风景和丰富的小吃、商品种类迅速出圈,被媒体、网友称为“落日集市”。 每晚落日之时,这里有从摊位上、餐车中飘出的美食香气,也有每日为梦想奔波忙碌的创业者,让市民感受川流不息的“烟火气”。为了守护这份独有的外滩“烟火气”,近期外海街道正对多处典型问题及后续处置逐一进行研究、攻克,打造高质量夜经济品牌。 每日客流量都过万 滋味慰藉夏夜 每天下午*点半,西江外滩会迎来一次“涨潮”,小吃摊摊主们逐一现身,有序地将餐车、用具摆放在规定区域。连接好电力设备、做好垃圾收纳、防油措施后,摊主便开张迎客了。 作为江门夜市的“年轻力量”,今年渐成规模的西江外滩夜市入驻的商户约有***家,得益于外海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工业园区的巨大人流量,夜市很快就红火起来。 外海街道城管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夜市客流量初步估计每日都过万,周末则更高。众多美食云集,刺激着市民和游客的味蕾。 产业工人丛德林告诉记者,生活在工业园附近,集中的小吃集市很少见。西江外滩成规模后,周边工业园的工人都很喜欢到这里逛逛吃吃,每一次都会有新体验。 夜市也圆了不少人的“摆摊梦”。自从外海街道就地取材,把核酸检测小屋严格消杀后,改造成一个个小吃摊位,就有不少个体商户嗅到商机,主动联系街道,率先入驻。 **后的李嘉伟是首批入驻集市的“集装箱摊主”,他在此创办“江边烧鸟·柠檬茶”,也凭借着招牌的“女巫柠檬茶”获得众多食客青睐。他表示,不仅希望能通过集装箱发展一份副业,更希望能将集装箱商铺打造成西江外滩的一张名片,为发展家乡经济和回馈居民出一份力。 守护外滩“烟火气” 健全常态化管理提升机制 在逛网红夜市成为市民最时髦的生活方式的同时,这种“盛况”也产生了一些隐患:游客乱停车,影响周边居民通行,乱摆放的摊位、垃圾让美丽的外滩蒙尘。如何破解? 接到附近居民反映后,外海街道反应迅速。外海街道党工委书记熊伟光、办事处主任吴健强多次赴夜市调研,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夜市集中管理难题。同时,街道推动公安、城管、市场监管、网格员队伍等形成联动治理模式,形成由各职能部门精干力量组成的夜市“民间矛盾”调查小组,对夜市环境卫生维护、乱停车问题整治等多处典型问题及后续处置逐一进行研究、攻克。 在严管严控的同时,外海街道采用“疏堵结合”的方式,在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交通、消防通道及市容环境秩序的前提下,汇总梳理出合理的区域,由街道办统一划定,设置了临时摆卖区域,引导摊贩进入和规范经营,为摊贩提供良好经营环境。 对于交通堵塞问题,外海街道计划配置临时停车场地,联合交警部门根据道路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设置临时分流岛,引导来访车辆到设置的停车场地文明、规范停放车辆,保障周边交通道路的畅通,消除安全隐患,促进流动摊贩乱摆乱卖的管理工作逐步迈入良性循环轨道,切实做到为城市“烟火气”提质、提优。 外海街道外来人口聚集,在治理过程中一直以家的温暖与包容为基调,给新外海人以归属感,在处理外滩夜市的管理问题时也是如此。熊伟光表示,结合城市高质量发展,赋能夜市地摊经济,外海******对疏导点进行集中管理,妥善安置和引导设摊人员在规划区域文明、规范经营,确保做好经营期间的卫生保洁工作,并采取分类限制管理模式,对居民日常生活影响较大的商家,拒绝引入和安置。 接下来,外海街道将结合区域商业载体实际,协调大型商圈与夜市联动开展嘉年华、音乐节等活动,提升夜市品味,并健全完善夜经济常态长效管理机制,打造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打造更高质量的夜经济品牌,持续守护好“烟火气”。正文结束附件下载开始附件下载:附件下载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