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三务”融合小“超市”,基层服务大平台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支塘镇便民服务中心积极落实“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要求,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探索建立政务、警务、公共服务于一体的“三务服务超市”,激活基层服务的“神经末梢”。
一是渠道延伸,以政务服务“融心”。将政务服务窗口前置“三务服务超市”,由支塘镇便民服务中心税务综窗、企业综窗、民生综窗、公安综窗工作人员轮流驻岗,将社保、公积金、新市民积分、准营准办、设立变更等高频事项纳入可咨询范围。遵循“首问负责制度”原则,针对现场不能答复办理的业务,站点窗口充分发挥“联络员”作用,及时记录情况并提交至中心,由中心提供业务支持,实现全流程内部“闭环”,最大程度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
二是责任落实,以警务服务“融力”。以“警网融合”为载体,联合市镇社区警务室组建“微网格帮办代办”队伍,按照“多级可办、就近快办”服务原则,“一站受理、多网流转、一次办成、送证上门”,实现群众工作生活办理******、警务室、社区网格员、志愿者统筹纳入到**个微网格,担任治安信息员,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实现“网格化”管理模式,常态化开展治安巡逻、垃圾分类、反诈宣传、化解矛盾纠纷等工作,强化履职能力,筑牢平安根基。
三是要素整合,以公共服务“融情”。开辟公共服务“一体化”功能区,配备桌椅、饮水机、微波炉、充电宝等便民服务设施,满足不同群体多样化需求。以部门联动为抓手,在“三务服务超市”内提供政策咨询、法律咨询、创业培训、技能培训等综合性公共服务,值守人员由镇政府各职能部门人员组成,创新资源共享机制,形成工作合力。通过定期开展爱心义诊、便民服务、法治宣传、政策宣讲等对外开放活动,主动贴近企业和群众,听民声、知民意、解民忧,充分利用“三务服务超市”,提升“我为群众办实事”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