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昆明市生态环境局拟审批《东川区生态治理及修复光伏电站220kV送出线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公示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有关规定,现将拟审批的《东川区生态治理及修复光伏电站***kV送出线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自公布之日起*个工作日(不含节假日)。一、建设项目概况项目名称:东川区生态治理及修复光伏电站***kV送出线路工程建设地点: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和禄劝县建设单位:云南******建设性质:新建环评单位:昆明******建设内容:新建*回***kV输电线路,起于拟建东川光伏***kV升压站***kV构架,止于已建***kV甲岩电站***kV构架,全线单回路架设,路径长约**.**km,铁塔**基;在原有甲岩电站侧扩建间隔,东川光伏升压站侧无工程内容。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万元二、项目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及措施(一)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本项目施工期影响主要来源于新建输电线路施工和扩建间隔施工过程,其中输电线路施工影响来源于塔基施工、线路架设等过程,扩建间隔施工影响来源于建筑施工和设备安装等过程。产生污染物主要包括施工扬尘、施工废水、施工噪声及施工产生的固体废物等。(二)施工期主要环境防治措施*、施工扬尘防治措施:避免在大风天气施工;对施工现场适时洒水抑尘;缩短临时堆料堆放时间,并采取覆盖、保湿措施;加强运输车辆管理,密闭运输;施工现场禁止焚烧固体废物等。*、水环境保护措施:采用水桶收集,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加强环境管理,施工废水不得以渗坑、渗井或者漫流等形式排放,禁止向水体排放废水、倾倒垃圾,禁止在河流中清洗车辆器具等。*、声环境防治措施: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布置施工设备,合理选择施工时间;禁止在夜间**时至次日*时进行施工作业;运输车辆途经村庄时,低速禁鸣等。*、固体废物防治措施:土石方回用,无弃渣;建材废料经场地清理、分类收集、部分回收后,不能回收利用的,定期清运至指定的建筑垃圾消纳场处理,建筑垃圾清运应委托经核准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运输;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下班后随车拉走,带出施工现场,清运至附近村镇垃圾收集站处置,严禁随意丢弃。*、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加强施工管理,对动植物保护、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法规进行宣传,严格控制施工直接影响范围,施工图阶段应结合线路区域情况,合理设置档距和塔型,尽量减少施工占地面积和土石方量;杜绝随意砍伐林木、破坏农作物,猎杀野生动物;制定植被恢复方案,合理选择恢复植被,施工结束及时拆除临时建筑,恢复土地原有功能等。三、项目运行期主要环境影响及措施(一)运行期主要环境影响项目运行期的环境影响主要有电磁环境影响、噪声、固废,输电线路运行产生电磁环境影响,噪声主要为配电装置设备噪声及架空输电线路电晕噪声,固废为废旧电气设备、金具和绝缘子。(二)运行期主要环境防治措施*、电磁环境影响防护措施:严格按照技术规程选择电气设备,控制配电构架高度、对地距离;施工图阶段应结合输电线路平纵断面图合理设置档距、保证水平排列导线与人员立足平面垂直距离≥*.*m,三角排列导线与人员立足平面垂直距离≥*.*m,***kV线路与道路垂直距离≥*.*m;杆塔设置安全警示图文标志等。开展电磁环境影响监测,线路下工频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分别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规定的控制限值要求。*、生态保护措施:在项目运行期需对线路沿线及塔基进行定期巡查及检修,对线路运行维护人员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尤其是野生动植物保护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对工程周边区域的动植物及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水环境保护措施:本项目运行期无废水产生。*、空气环境保护措施:本项目运行期无废气产生。*、噪声环境保护措施:加强管理,定期进行巡查、维护,防止部件老化引起电晕噪声加强。开展线路声环境监测和声环境保护目标处声环境监测,确保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相应功能区标准要求。*、固体废物:线路运行期不会产生生活垃圾,线路检修的退运物资由建设单位回收处理,综合利用。四、公众参与情况建设单位已依法开展了公众参与。五、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在本次信息公示后,公众可通过向指定地址发送电子邮件、电话、信函或者面谈等方式发表关于该项目建设工作的意见看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东川区生态治理及修复光伏电站***kV送出线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意见要求听证。六、反馈方式昆明市生态环境局Email:kmshbjspc@***.com电话/传真:****-******** ****-********通信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号*号楼邮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