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白马桥街道:让背街小巷“靓”起来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秋天的街巷别有一番景象,夕阳西下,光影洒在居民家的小院子里,盛开的花朵显得更加娇艳。从白马桥街道正农社区的东三街穿行到东四街,静谧的小巷里,不时传来几声小孩的嬉闹声,以及居民们的闲聊声,氤氲着一丝丝暖暖的烟火气。近年来,白马桥街道围绕建设更高水准全国文明城市和“背街小巷”环境综合巩固提升工作,锚定“山水洲城、幸福白马”的奋斗目标,按照“整洁有序、精致精美”的基本原则,坚持“优规划、治乱象、强基础、保成效”的工作思路,在城市管理的细节上下足“绣花功夫”,因地制宜,制定“一街巷一套方案”,对**条背街小巷进行了综合整治提升。宁乡,这座文明城市,既有城市“面子”,更有幸福“里子”。事关老百姓幸福指数的“里子”,便是一条条伸向民心的背街小巷。如今,白马桥街道的“里子”经过精细化打磨,焕发出蓬勃朝气,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日益增强。“全面治理”提品质更宜居“我们这里现在太美了!我愿意在这儿居住!”“散步根本不需要去别的地方,巷子的花草树木很茂盛,走在家门口就是一种享受。”“现在巷子里环境美了,我们出入的心情也愉快了。”初秋时节,这些居住在小巷里的百姓,脸上挂着笑容,竖起大拇指讲述着这里的变化,流露出满满的幸福。“我住在这里有**年了,以前这里很破旧,居民到处圈地种菜,使得原本就窄的小巷子更加拥挤……”说起之前的东四街,居民周孟宇的印象里只有狭窄,经过数月的改造后,这里也完成了一次次的“蜕变”,她高兴地说:“现在的小巷子变得又宽又美,坐在树荫下,吹着清爽的秋风,很舒适,哪都不想去了!”“以前路面坑坑洼洼,下雨就积水,‘飞线’也存在安全隐患,改造后路平了、墙白了,线也规整了,心情都跟着畅快了!”家住东三街的雷建芬看着自己家门口逐渐变了模样,称赞不已。据悉,东三街长***米、东四街长***米,内有*条支巷,房屋***多栋,道路和房屋始建于上世纪**年代,路面破损、排水不畅、违建较多、乱象众多。近年来,居民要求提质改造的愿望十分强烈,此次,根据实际情况对道路、空中线缆、下水道、墙体、房屋立面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提质改造,同时新增停车位**个,安装路灯**盏,新增健身休闲小广场*个,还实现了燃气和直饮水入户。背街小巷是城市的窗口,展示着一个城市的形象,是民之所聚、民之所生、民之所呼的地方。人性化的改造,让居民们总能在小巷子里找到自己喜欢的角落,硬件和软件的综合提升,让东三街、东四街成为展现城市文明形象的窗口。“共建共享”促文明铸精神背街小巷是城市之窗,是百姓之路,它们记录着城市形象的变迁,体现着城市文明的进步。小巷虽小,却是离群众最近的连心路;虽窄,却是关乎市民出行的民生路,它们用无声厚重的底蕴,述说着城市走向文明的故事。今年以来,白马桥街道认真落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要求,结合党员“三亮三比”活动,实行一街巷一名领导、一套班子的管理机制,发动党员干部下沉社区网格,召开“相约屋场,共绘美好人居环境”为主题的屋场夜话,为群众宣讲政策知识,与群众共同商议、共同制定整改方案,让群众变被动为主动,实现人居环境群众参与、群众自治。在充分尊重和征求居民意愿的基础上,白马桥街道按照“优化街巷空间、完善街巷功能、提升街巷品质”的工作思路进行规划设计,明确提质类街巷主题。如:正江路为商业综合主题街、正农路为历史文化主题街、东三街和东四街片区为“白马踏新泥”党建文化主题街,形成一街(片区)一主题、一街(片区)一特色,打造片区形成示范效益。面对背街小巷整治这场战役,不打无准备之仗至关重要,白马桥街道构建了从上到下的治理新机制,为背街小巷的提质改造打下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提供了有力的队伍保障。如今,初显成效的背街小巷改造让附近居民吃了“定心丸”,大家直叹家园大变样了,靓丽得快要认不出来了。“百姓们发现环境比原来好多了,也自发的停止了乱扔乱画等不文明现象。现在墙上的小广告,地上的垃圾袋都消失了。”正农社区百姓巷长、居民代表彭小强发现,环境的变化带给了老百姓思想上的改变,不仅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激发出了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我们整个社区已经形成一个潜移默化的氛围,文明的种子已经在这片肥沃土壤里生根发芽。”彭小强自豪地告诉记者,现在除了所在社区的居民,附近的商超、学校也加入到这项共建共享工作之中。如今的白马桥街道已形成了部门、社区、群众等多方广泛参与、“协同作战”的局面,大家发挥着各自职能和作用,画出“共建共享”社区治理的“最大同心圆”,打开城市与市民文明共融的新格局。民生工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下一步,白马桥街道将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坚持“四精五有”标准,用心用情用力推进“背街小巷”环境综合巩固提升工作,确保高质高效完成各项相关工作。同时,还将继续探索建管经验,在建设前多方征集群众意愿意见,因地制宜高水平规划;充分发动群众筹资筹劳,高效整合市直部门资源,形成合力推进提质建设;积极探索和完善街巷长效管理机制,形成“多方建、群众管”氛围,确保街巷建管并重。相关文档:相关文章-end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