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郸邯郸峰峰矿区率先完成全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在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义井镇二社村菜园里,蔬菜长势喜人。“以前生活污水靠蒸发,又臭又脏。现在经过处理之后,水变清了,臭味没了。”村民马丽红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后农民居住环境更好了。峰峰矿区是滏阳河的发源地,境内还拥有邯郸市两大饮用水水源地之一的羊角铺水源地。峰峰矿区农村污水每年排放量高达***余万吨,为使“两处水源”免受污染,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峰峰矿区分局按照“建管结合、以用为本”的原则,率先在全省完成全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区***个村共铺设管网**余万米,建设污水处理终端***组,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以上。“一村一策”规划,确保治理装置用得起峰峰矿区地处山区丘陵地带,地形复杂,且各村坐落分散、基础设施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难度较大。为破解难题,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峰峰矿区分局聘请中国科学院生态中心专家团队,深入各村实地考察,详细了解村庄位置走向、人均用水量、污水排放情况,并根据航拍图“一村一策”规划出了全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蓝图,确定了以无动力处理工艺为主的多种治理模式。其中,主城区周边的**个村庄并入市政管网统一处理;靠近中心镇的*个村庄就近并入两家镇污水处理厂;其余***个村利用高低落差地理优势,采用无动力生物处理技术。这套技术系统后期运营管理费用很少,尤其便于位置偏僻、经济薄弱的村庄使用,破解了操作难、维护难、费用高等问题,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装置能够用得起。因地制宜设计,确保外排水用得上峰峰矿区利用地形落差较大的特点,在村外较低位置建立了污水集中处理终端,综合采用生物处理结合生态处理工程的复合处理技术,通过化粪池、格栅调节池等工艺模块对污水进行一级处理;地下三格式兼氧—厌氧处理单元实现二级处理;再利用生态湿地、生态截污渠等措施,或模拟自然湿地,利用“土壤—植物—微生物”复合系统对污水进行三级处理,对污染物进行降解吸附过滤,污水处理后外排水基本达到农田灌溉标准。在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回用上,坚持“出水便于用,回用便于民”原则,利用管网、水沟、暗渠等将终端出水引入百姓的田间地头,使污水处理达标后用于绿化、农田灌溉和景观用水。同时,依托污水处理终端地表部分进行微景观打造,打造集生态景观和休闲游览于一体的公益游园**个。实现自助运维,确保治理工程用得久“处理设施不仅要建好,更要管好。”近日,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峰峰矿区分局环境监控中心对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终端出水口水质进行监测,首批采样**个终端出水样品,水质均达标。“针对全区所有污水处理设施,我们一年会进行两次全面性的水质监测,确保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正常、外排尾水水质达标。”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峰峰矿区分局环境监控中心刘鹏介绍说。峰峰矿区印发了《峰峰矿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乡镇、村履行农村生活污水运行维护管理责任,采取“政府提供技术指导+村民自我维护”的方式,实现村级自助运转维护。并以乡镇为运维主体,成立后期运维保障专班,以应对突发事件。峰峰矿区还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纳入各乡镇年度考核中,由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峰峰矿区分局执法中队对处理终端进行月度巡查,由环境监控中心开展半年水质检测,并督促镇村每年进行过滤池清淤,形成了“月巡检、半年检测、年清淤”长效监管机制。考核评比结果与运维管护经费挂钩,通过实施“以奖代补”机制,充分调动了镇村运维主体的积极性,以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后期运维正常。“下一步,我们将分区分类加强管理,提升治理工艺,改善出水水质,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贡献。”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峰峰矿区分局负责人张建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