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苏州市住建局-为活化利用的改造项目“穿”上安全防护衣 | 市抗震办公室助力江苏按察使署旧址周边地块改造项目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面对如何传承城市历史和文脉课题,苏州推进活化利用、坚持以用促保,将古城保护和城市更新紧密联系起来。为让历史建筑更好融入市民生活,苏州市抗震办在推进历史建筑抗震改造高质量发展和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过程中一直在进行积极有益的尝试探索。
    *月**日,市抗震办审查专家与苏州历史文化名******、******工程人员、设计人员齐聚江苏按察使署旧址周边地块。抗震专家在现场进行踏勘调研后主持召开现场抗震会,通过观摩、交流、审查、答疑,各方聚焦该项目的基本情况,探讨如何采用“修旧如故”的修缮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能力、改善生活环境,从而使历史建筑从沉睡遗产变成鲜活资产。
    一、审查背景
    江苏按察使署旧址位于道前街***号,旧址为明代兵备道署,这也是道前街名称的由来。清雍正八年建按察使署,民国年间作为江苏高等法院,解放后曾作为苏州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历经数百年,古按察使署建筑风貌仍依稀可见。该项目为按察使署旧址周边地块西侧房屋改造工程,改造面积约****m*,是对苏州古建周边建筑活化利用的新案例。依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的地域优势,项目对旧址建筑进行房屋加固修缮、生活设施配套提升、景观提升、装饰布展等改造。改造依托官衙建筑风格及空间布局,用“绣花功夫”积极融入古城保护性开发利用的“苏州实践”。
 旧址实景图改造效果图
    二、审查过程
    现场抗震会上,专家们对该建筑改造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逐一梳理:从考虑周边建筑对该项目的影响,到对不合理的结构部分提出进行有效处理的意见;从为设计单位的改造难题答疑解惑,到强调设计单位需要对部分建模进行校核验算。通过“现场抗震会”对现场的调研工作,对图纸描述不清的实际情况有所把控。开创“一宅一方案”的审查方式,使建筑真正做到改造用心,使用放心。
 现场调研现场抗震会
    三、审查意义
    此次现场抗震会,不仅使该项目的改造设计得以完善,也为今后历史建筑改造项目审查工作积累了经验。现场抗震会,以高效务实的审查形式,将改造工程的辅导工作前置,消灭问题萌芽,在保障社会公众利益和安全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让历史建筑走进现代人生活的愿望能够早日实现。
    古城是苏州最为独特的历史资源,是苏州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产。历史建筑的保护性改造,是建筑安全为前提下进行的活化利用。市抗震办公室将不断创新古城保护传承体制机制,利用好“一宅一方案”、“现场抗震会”等方式方法,在统筹古城建筑的安全性、适用性、历史性的审查过程中,面向世界贡献古城保护的苏州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