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凤冈三农】凤冈:抢抓农时种植秋季蔬菜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临江村薯稻种植基地近年来,凤冈县积极推广“水旱轮作”种植新模式,通过土壤环境的水旱更替,提高农作物的复种指数,实现耕地轮作与保障粮食供给的良好互动,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马铃薯既是粮食作物,又是高效经济作物,该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带动群众就业,还可以通过务工群众推广马铃薯种植新技术和新品种,促进马铃薯产业高效发展,助推产业振兴。在进化镇临江村薯稻种植基地里,**多名工人正在种植马铃薯,大家分工有序,忙着打窝、放种、盖土,一派忙碌的景象。种植马铃薯(一)工人张雪说:“我们在这里种马铃薯,***元一天,这里离家近,就在这里来学种马铃薯,我们家里面也种有马铃薯,和他们种植马铃薯方式不一样,看他们产量高,我们都来学技术。”薯稻种植基地负责人黄廷松之前种植过蔬菜、水果、辣椒等,由于收益不佳,今年他根据市场需求,把**亩土地全部种上马铃薯,采取“马铃薯+水稻”水旱种植模式,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推动马铃薯种植和水稻生产,助力农业增效,让“钱袋子”鼓起来。种植马铃薯(二)进化镇马铃薯种植户黄廷松说:“我们流转了**亩地来种植马铃薯,这季马铃薯收完后,我们会种植冬马铃薯,之后再种植水稻,这样就能让土地循环使用,全年下来都有庄稼种,庄稼收。”近年来,凤冈县通过农技专家田间地头技术培训,采取良种良法相配套、农机农艺相融合的方式,大力推广“水旱轮作”种植模式,极大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和经济效益,实现了粮食安全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衔接。截至目前,“马铃薯+水稻”水旱种植模式已辐射土溪、王寨、琊川等地,总面积****余亩。种植马铃薯(三)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王国书说:“通过马铃薯与水稻衔接,水旱轮作可以改变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减少越冬病虫卵,对来年病虫害有所减少,从而降低使用农药,实现降肥,降药的目标,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如有附件或图片请到网址中下载或查看http://***.******.***.cn/xwdt/fgyw/******/t********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