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惠州建设项目审批信息公示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有关规定,我局拟对惠州市大亚湾马鞭洲**万吨级航道维护性疏浚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强化公众参与,现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个工作日(****年*月*日至****年*月**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来信或来电向我局反映。联系地址:惠州市惠城区三新北路**号惠州市市民服务中心*号楼***室,邮编:******联系电话:****-*******邮箱:******.cn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项目名称: 惠州市大亚湾马鞭洲**万吨级航道维护性疏浚工程建设单位: 惠******建设地点: 惠州市惠州港东马港区环评机构:广东海******项目概况: 惠州市大亚湾马鞭洲**万吨级航道维护性疏浚工程是对马鞭洲**万吨级航道区域进行维护性疏浚施工。航道设计底标高按**万吨级原油船乘潮满载进港设计,全航道设计底标高为-**.*m,维护疏浚标高为-**.*m。总长**.*km,从港池口门起算,*~**.*km底宽为***m,**.*~**.*km底宽从***m向***m过渡,**.*km~**.*km底宽为***m,边坡按*:*计算,总疏浚量为*******m*。采用水下抛卸方式,抛至惠州港马鞭洲**万吨级航道扩建工程疏浚物临时性海洋倾倒区。维护水域面积为***.**万㎡,实际疏浚面积为***.*万m*,疏浚范围均位于原批复范围内。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本项目为航道维护性疏浚,施工期为*个月,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为施工期影响。(*)海洋环境影响施工期本项目对海洋水文动力及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的影响较小。施工期悬浮物增量预测结果显示,项目航道疏浚产生悬浮泥沙**mg/L包络线向北向扩散最远距离约*.*km,向东南向扩散最远距离约*.*km。工程施工导致悬浮颗粒物浓度增量超第一、二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面积**.**km*;超第三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面积为*.**km*。疏浚范围内的底栖生物短期内受到破坏,并使沉积物类型发生一定的变化。但由于无外来污染物,由施工扰动海区产生的悬浮物再次沉降对本海区表层沉积物环境质量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沉积物质量仍将基本保持现有水平。本项目施工期共造成底栖生物损失**.**t,浮游植物损失量为*.**×****cells,浮游动物损失量为*****.**kg,损失量为鱼卵损失量为*.**×***粒;仔稚鱼损失量为*.**×***尾,游泳生物损失量为****.**kg。本项目在大亚湾内,工程在广东大亚湾水产资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渔业生态环境敏感,将对保护区的水产资源造成一定影响,需采取有效的生态补偿和保护管理措施。工程建设存在油品泄漏事故风险,一旦发生将会对广东大亚湾水产资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水产资源和渔业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需要采取严格的油品泄漏风险应急防范措施。本项目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切实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油品泄漏风险应急措施、生态保护措施和生态补偿措施的前提下,其对广东大亚湾水产资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生物生态和渔业资源的影响,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是可以接受的。本项目对周边珊瑚不会造成直接掩埋或改变其生长环境的项目性影响。从水环境影响预测结果来看,**mg/L包络线向北向扩散最远距离约*.*km,向东南向扩散最远距离约*.*km。本项目施工悬浮物浓度不会扩散至珊瑚礁,项目施工产生的影响基本不会对珊瑚礁造成影响。施工船舶舱底油污水和生活污水委托有处理能力的单位接收处理,生活垃圾收集上岸处理,不直接排放,以减少对珊瑚礁生长环境的影响,项目施工结束后可以通过人工增殖放流等方式促进底栖、重要水生物生境的恢复。(*)大气环境影响本项目施工期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有施工船舶、设备排放的尾气等。经分析,本项目施工期间施工机械、船舶、运输车辆尾气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较小,环境影响可接受。(*)声环境影响本项目施工期主要声污染源为施工船舶产生的噪声污染。本项目施工期约为*个月,施工机械运行过程中对声环境的影响多为短期影响,施工期结束,这种影响随即消失。由于本工程施工作业区域位于辽阔的海域,施工船舶作业在航道内,航道***m内没有敏感点。噪声产生具有间歇性、短期性和流动性的特点,局部疏浚一般为短时间,因此其影响时间相对较短。(*)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的主要来源为船舶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通过集中收集上岸后,交由环卫部门接受处理。疏浚物总量为*******m*,运至指定倾倒区倾倒。(*)环境风险评价项目施工期间航道保持通航,施工期间油类最大存在量为运输船舶,同时项目位于敏感区域,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一级,运输船舶原油泄漏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火灾爆炸事故发生时,燃烧产生的烟气主要成分为CO等,短时间内会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产生一定影响,但项目所在地区海域开阔,利于污染物扩散,火灾爆炸次生污染物可迅速扩散稀释。针对本项目运输船舶,选取航道起点及航道终点作为溢油点进行了模拟预测,溢油量最大为泄漏量约为*****t。本项目若发生溢油,油膜可能抵达广东大亚湾水产资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广东大亚湾水产资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广东大亚湾水产资源省级自然保护区中部核心区、北侧珊瑚断面、产卵场及索饵场。本扩建项目采取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包括:自然灾害环境风险防范措施、通航风险防范措施、配置足够的溢油应急物资、海上溢油事故应急防范措施、污染控制措施、制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制定事故救援应急预案与应急组织等。二、污染防治与环境保护措施*、废水施工船舶含油污水收集上岸后交由有处理能力的单位接收处理,禁止直接排放海域;船舶生活污水采用船上配备的储污水箱进行收集和贮存,委托有处理能力单位回收处理,禁止在施工水域排放。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前提下,对水环境影响较小。*、废气施工船舶采用硫含量不大于*.*%m/m的船用燃油;对施工船舶进行管理,检查合格的船舶才可进场作业,尽量减少船舶产生的燃油废气。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前提下,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较小,可接受。*、噪声施工船舶采用低噪声船舶,应有效控制主辅机噪声,船舶可在发动机排气管安装弹簧吊架加以固定,机舱上布置主辅机消声器,合理设置消声器和机舱室结构,限制突发性高噪声,避免不必要的船舶汽笛鸣放。*、固体废物施工船舶垃圾应做好日常的收集、分类与储存工作,靠岸后由具有处理能力的船舶污染物接收单位负责接收和处置,严禁将施工人员在船舶产生的生活垃圾倾倒入海污染水域;本项目总疏浚量约为*******m*,运至指定的倾倒区——惠州港马鞭洲**万吨级航道扩建工程疏浚物临时性海洋倾倒区。采取本次评价提出的各项固体废物处理措施后,本项目施工期固废均进行了妥善处置,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环境风险为有效避免风险事故发生和事故发生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项目从船舶碰撞、溢油泄漏、自然灾害等方面识别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并对应制定了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由于本项目的溢油环境风险主要可能产生于施工期,而本项目施工工期较短,且拟投入的施工船的较少。施工期施工船舶应按规章制度和施工程序进行施工,施工前将施工水域及作业计划呈报当地海事和航道维护部门批准,完善事故溢油应急设施,制定应急预案,储备应急物资。建设单位在认真、切实落实环境风险评价提出的各项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的基础上,本项目的环境风险水平可接受。*、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维护性疏浚过程采用先进、高效的施工船舶和合理选择施工期,尽量减轻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对于因项目施工造成的海洋生物资源损害采用增殖放流的生态补偿措施进行补偿。对周边文昌鱼、海马、珊瑚礁等重点保护水生生物采取严格限制施工区域和用海范围;优化施工方案,尽可能缩短水下作业时间等有效措施。施工前观察到附近海域无海龟活动方可开工,如发现需及时驱赶。加强项目施工噪声管理以减轻水下噪声对海龟的影响。在开始施工前,应密切注意观察施工船舶周围鲸豚的活动,并设定安全距离为警告区域,若发现有中华白海豚,应暂停施工,采用无害声驱的方法将其驱逐出作业海域,再进行施工作业。在施工期间过往船只应限制航速在**节以下,并尽量慢速航行,以防螺旋浆碰撞保护生物致死或受伤。为了减轻施工期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对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和项目实施区域及周边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跟踪监测。建设单位在认真、切实落实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基础上,对周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公众参与采取网站公示等方式开展了公众参与工作。(信息来源:海洋生态环境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