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阳共同缔造共同办 以点带面春满园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市财政局扎实推进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以驻村工作为载体,扎实推行“当参谋、摸民情、建网格、搭平台、当红娘、解难题、促经济、建机制、管长远”的“九步工作法”,充分发动群众、引导群众、依靠群众,结合实事项目,把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五共”理念融入工作中去,真正发动群众参与,实现以点带面,梯次推进,全面开花,促进了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工作。夯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治理体系。共同缔造核心在党建,基础是自然村,村民为主体,参与是关键。工作中,依托村民理事会、新型农村合作社、村民监督小组等村级组织平台,合理划分治理单元。通过“党组织引领、红管家牵头、村能人助力”发动群众,开展村庄再认识,征集村庄发展建议,共同发掘村庄资源,到群众中调查了解、摸清问题,在共商共议中集思广益、解决问题,从而构建党委领导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协商共治的村级事务、村级发展治理体系。最终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的意见建议经过合并同类项,确定最大公约数,形成共同缔造实事项目。如市财政局驻点村吴店镇舂陵村,形成了*会*队的横向组织体系,每个群众都至少在一个组织里面;纵向在党组织领导下划分*个网格,选树*个红管家。探索摸清民意、发动群众的工作方法。细拉群众“家常”。采取“村干部+红管家+驻村队员”的方式,与群众“拉家常、谈改善、话发展”,记录下群众最真实的意愿。如:吴店镇舂陵村*组在共同缔造中,对**户**名在家群众进行了实地走访。细理群众“心愿”。通过入户走访、现场征集、意见箱、微信、电话等方式征集群众意见,梳理出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收集整理后全部张榜公示,方便群众了解和再次提议,在共商共谋中画好“最大同心圆”。舂陵村*组共征集群众意见**条,梳理出共性问题**条,个性问题*条,其中“房前屋后公共区域环境整治”“村庄路灯照明”“小广场体育健身设施”是群众集中所盼。细排实事“工期”。经群众商议,把共性问题合并成实事项目,按照村集体能力设计好“工期”,快速向前推进。如吴店镇舂陵村的路灯照明项目,群众用半天时间现场敲定**个路灯选址,第二天挖好**个基座坑,第三天浇筑水泥、放入支架,*天凝固期之后,又用*天把路灯全部安装到位。从群众提议到路灯亮起来,只用了短短**天。群众热情饱满,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中,树立强化“共同意识”“共同理念”“共同精神”,真正干在其中,乐在其中。建立规范合理、便于操作的工作机制。结合职能职责,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抓住政策精髓、争取支撑项目、配套管理制度,从政策支撑、项目支撑、体制支撑三个方面全方位构建“共同缔造”活动保障体系。落实政策支撑。以市财政局“共同缔造”驻村工作为着力点,深入理解政策、把握政策、落实政策,聚焦群众所虑所需所盼,依托实事项目,把“五共”每一步走深走实,充分发动、引导、依靠群众,群众全流程参与实事项目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护,由“旁观者”为“主人翁”,由此带来湾组内外环境改善、群众精神面貌焕发向上和干群亲如一家的明显变化。做实项目支撑。为支持“共同缔造”活动,市财政局大力争取美丽乡村省级试点村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奖励、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湖北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村集体经济扶持、道路硬化、完善村级基础设施等*类**个项目,为“共同缔造”活动添砖加瓦、保障资金,提供产业支撑。夯实体制支撑。制定了《枣阳市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以奖代补”项目资金管理实施细则》《枣阳市共同缔造“以奖代补”项目申报工作流程》《枣阳市共同缔造“以奖代补”项目辅导员制度》等具体制度,使共同缔造活动中资金管理、项目管理、项目实施有据可依。建立的以奖代补制度体系用于奖励具有正面影响性、公益性、成效好、参与度高的乡村建设类项目、服务类项目、活动类项目等,调动村民、企业、社会组织等共同缔造的积极性。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