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将主题教育“种子”播撒在田间地头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随着第一批主题教育渐入尾声,第二批接棒在即。同第一批相比,第二批主题教育同群众的联系更密切,面对的矛盾问题更复杂。开展主题教育要把握好鲜明的群众立场和突出实践特色,将主题教育“种子”播撒在田间地头,让主题教育在基层扎根。理论学习要接地气,“土味”十足才能“插柳成荫”。第二批主题教育重在基层,教育接地气,才有好效果。理论教育有了亲和力、说服力、感染力,才会入耳入脑入心,广大党员群众才愿意听、听得懂、能落实。要丰富教育形式,依托微视频、送戏下乡、广播“村村通”等载体,通过情景党课、文艺宣讲等形式,把理论讲活,把政策讲透,让枯燥乏味、难以理解的理论学习变得生动活泼、有滋有味,党员干部才能从中汲取智慧力量,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要精准分类施策,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开展“送课上门”活动,让他们足不出户了解党的最新方针政策;针对流动党员,可通过直播授课等方式,为他们“线上充电”,要求其定期反馈学习生活情况等。调查研究要入基层,扎深“根系”才能“枝繁叶茂”。想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就要从收集民情民意入手,从解决急难愁盼破题,进而找到推动工作的关键。广大党员干部要把调查研究作为为民解难的“钥匙”,从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站稳群众立场,扑下身子、沉到一线,看清民情、倾听民声、问计于民,通过调研听清民之所呼、找准民之所求,最终办好民之所盼。党员干部还要杜绝“看好不看差、报喜不报忧”的“选择式”调研,既要到先进地区总结经验,更要敢于到发展滞后、矛盾复杂的一线去斗争,面对基层党员和群众,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要听,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成果转化要谋实招,知行合一才能“开花结果”。主题教育归根到底就是为了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实为要,在真懂真用、学用结合上使真劲,落实落实再落实,让主题教育“掷地有声”。要用主题教育解决群众难题,党员干部要把群众的事情往手里抓,把思想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群众的“幸福清单”转化为干事创业的“责任清单”,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要用主题教育度量服务质效,服务好不好,群众说了算,要坚持开门抓评估,晾晒抓整改,用事实说话,让群众评价,谨防“数字政绩”“流量作秀”,确保真改、实改、改到位、改彻底,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如有图片或附件等请到网址中查看或下载http://***.******.***.cn/art/****/*/**/art_**********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