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一米高度”看萧山 儿童友好空间年底全覆盖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小芽儿农场”、社区绘本馆、儿童观察团……在萧山,一个个儿童友好设施、一条条儿童“发声渠道”,正逐渐成为这座城市的“标配”。近日,“儿童友好空间全覆盖”被列入萧山区现代社区建设“惠民十项举措”之一。我区将推进儿童友好社区建设,以儿童研学场景开发为重点,充分利用公共区域和微空间,配置绘本角、图书漂流箱、手工坊、儿童运动区等儿童活动空间,实现社区***%覆盖和新建住宅小区***%覆盖。坚持“一米视角”量身定制儿童友好空间在宁围街道振宁社区,童趣满满的儿童篮球场,还有网球场、滑板区等场所,处处体现出儿童友好的设计,成为社区最具人气的儿童运动打卡地。“我心目中的儿童友好社区是安全的、方便的、好玩的,现在社区里有这么多好玩的地方,随时都可以去玩。”来自振宁社区的孩子苗苗为社区“点赞”。作为浙江省首批未来社区、杭州市首批儿童友好社区,振宁社区在“适儿化”改造中坚持“*米高度”视角,根据儿童多样化需求,推动八大儿童友好场景全面落地,儿童篮球场、社区微营地、红领巾演播室、木工坊等设施一应俱全,为社区儿童提供更多活动形式。“一米高度”体现着城市的温度。在萧山,不少社区“俯下身”来,按龄、按需量身定制儿童友好空间,如盈二社区利用闲置架空层,打造社区绘本馆,让孩子们尽享阅读之乐;城厢街道育才东苑社区利用闲置空间,在中天云望小区绘制了真人版“交通安全飞行棋”,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了解安全知识;天悦社区、新宜社区等*个社区作为全省首批试点社区,“共建共享”浙江省“苗绘童年”社区绘本馆等。“要将‘儿童友好’从理念转变为社区实践,必须从儿童视角出发、以儿童需求为导向、以儿童更好成长为目标,将儿童的心声、需求、优先事项和权利纳入社区建设的全过程。”区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萧山每个小区都将根据实际情况,分层建立儿童阳光运动区、植物研学路、儿童绘本角、儿童手工坊、农事劳动点、综合活动室*个空间。打造特色服务营造儿童成长“软环境”空间是“儿童友好”的“形”,服务则是“儿童友好”的“魂”。在湘湖社区“小芽儿农场”,占地****平方米的土地被“承包”给了小居民们。种菜、捕鱼、烤红薯、打年糕……孩子们通过参与田间劳动,亲身体验劳动过程的辛苦,以及丰收时的喜悦。这是湘湖社区打造的儿童户外实践体验基地,也是孩子们的课外延伸课堂。除了农事体验,孩子们还可以在社区的湘湖村史馆开展“红砖讲堂”“砖属记忆”研学活动,沉浸式感受湘湖文化;在湘湖童乐中心做美工、阅读;加入“湘芽儿小主人观察团”,作为社区“小主人”为社区建言献策等。这仅是其中一例。当前,萧山不少社区通过打造特色服务,营造儿童成长“软环境”。如振宁社区在“草舍年代展陈馆”等儿童专属研学活动空间中加入宁围沙地文化、围垦文化,让敢想敢为、勤劳勇敢的宁围精神薪火相传;盈丰街道盈二社区的托育中心提供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多样化托育服务;北干街道江南星城社区成立“星小宝”小主人观察团,让小朋友们畅谈儿童友好型社区怎么建等。接下来,区妇联将把小区“儿童友好空间全覆盖”这项惠民举措与现代社区、未来社区、老旧小区改造、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地推进工作。预计今年*月底前**%的社区将按一星级以上要求建立小区儿童友好空间,**月底前完成**%,**月底实现社区全覆盖。近年来,萧山坚持儿童视角,以儿童优先为原则,以儿童需求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整合统筹社区内儿童活动场所和服务项目,走出了一条可借鉴、可复制的儿童友好社区创建之路。截至目前,全区共有*个市级儿童友好社区、**个区级儿童友好社区正在推进中,全力营造适合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与氛围,大大提升了辖区儿童及其家长对社区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童宇倩 沈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