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常德湖南宁乡: 党建引领铺出稳粮增收“新路子”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八月,是再生稻丰收的季节。月初,湖南宁乡市资福镇清泉河的千亩“稻再油”示范田还是一片金黄色的稻海,沉甸甸的稻穗进行着丰收的预告,一片“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的农忙盛景。半月间,再生稻头茬已颗粒归仓,正生机勃勃孕育新苗。党建引领农业发展新“稻”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是安民之本。再生稻作为水稻种植的一种新模式,在适当的自然条件下,能够萌发出再生蘖,割完一茬还有一茬,实现“一种两收”。再生稻具有产量高、生育期短、生产成本低、效益高等优点,从而达到省种、省工、省水、省田的效用。资福镇是宁乡市典型的粮食重镇,长期以来,资福镇坚持党建引领,坚持以稳粮增收和提质增效为目标,全力守护好老百姓的“粮袋子”。****年,资福镇以“农业技术人员‘揭榜挂帅’领办稻再油示范片”项目为契机,积极探索农业高质量发展新道路。近年来,镇党委全面落实耕地保护、稻谷生产、双季稻轮作、农机补贴等粮食生产支持政策,积极优化水稻种植品种,加大再生稻种植技术推广力度,为实现农业增效,粮食增收,农民增富夯实基础,为稳定粮食生产探索出了一条新“稻”路。“新农”党员书写种粮共富经“莼鲈之思”的呼唤,乡村振兴的期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故土,踏出一条个人成才与造福乡亲的致富之路。****年出生的青年党员赵剑波就是一位返乡创业的种粮能手。**岁出头的他,每每说起水稻种植,眼里总是闪耀着自信且坚定的光芒。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粮三代”,****年,赵剑波在父亲的鼓励下选择返乡,接过种粮的接力棒,与父亲“并肩作战”,成立了宁乡市资福镇宏爱家庭农场。一家六口,捋起袖子加油干,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再生稻香飘致富路,“新农人”成为这条路上的领跑者。在多次赴岳阳、常德等地取种粮经后,****年,在乡镇政策支持下,赵剑波开始小范围尝试“再生稻”种植。在今年流转的***亩水田中,他采取再生稻“四防一增”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种植的***亩生稻喜获丰收,头季亩均产量达***.**公斤,赵剑波自豪地说:“今年再生稻与双季稻长势喜人,加上补贴,一年能赚一百来万元。”赵剑波返乡创业种粮仅*年,是一个有知识、有技术、有想法的“新粮人”。他不仅能熟练使用多种农机,更积极反哺周边种粮农户,在自家屋场办起培训班,为村上种粮大户或散户讲解种粮的技术要点难点。未来,他计划继续扩种再生稻。赵剑波说:“下一步自己打算建立一个育秧工厂,为周边农户提供育秧+农机设备的一条龙服务,拉动周边农户就业,助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干群联动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悠悠万事,吃饭为大。让百姓捧上“金饭碗”是为政者的职责所在。资福镇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紧盯粮食种植各个环节,心思始终与群众利益系在一处。通过指导群众科学栽培、高效收割实现百姓粮食丰收。通过持续加强农机服务保障,组织技术人员下沉指导,全力当好群众的“主心骨”“贴心人”,也让现代科技助力水稻生产跑出“加速度”,推动镇域粮食种植产业向科学化、规模化、品质化方向发展。群策群力促发展。乡村振兴路上,只有凝聚干群合力才能行稳致远。资福镇始终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全镇创新发展的根本途径,充分发挥党员示范作用,带动更多党员、群众争作农业富民排头兵。同时,推进干群携手与“共”,筑起坚固的乡村振兴战略堡垒。阳春三月,党员干部带头清淤疏渠,助力春耕备耕。三夏农忙,党员干部自觉参与抢收,助“粒”归仓。“党旗红”飘扬在晴空之上,也暖在群众心头。袁日升是资福镇清泉河村种粮大户,在千亩“稻再油”示范片中拥有***亩再生稻田。前不久,省市农业专家在这里进行了测产,结果显示示范片再生稻的头季亩产达到了***.**公斤。袁日升欣喜地分享道:“头季高产,二季就省时省力,再就是种植油菜,都能创收。农业局和研究所都有专人指导我们,镇上同志时刻关心帮扶,许多党员干部都出了力,现在稻子获得大丰收,每亩最少增加了***元收益。”如今,“再生稻”的第一道工序已结束,赵剑波、袁日升等种粮大户们正忙着为自家稻田上水施肥,等待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重新发苗、长穗,迎接再生稻的“再生”。**月中旬,资福境内的再生稻将迎来二茬成熟,那时又会稻花飘香、农民欢庆。小小稻苗蕴含着农业发展的大智慧,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已缓缓铺开。(来源:光明日报)相关文档:相关文章-end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