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三个转变” 助推基层治理转型升级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富兴街街道以听需求、送服务、解民忧为抓手,在基层治理工作中坚持“三个转变”,推动社区服务转型升级。以听需求为着力点,转变服务思路,夯实治理根基。“张阿姨您好,了解到您的需求,我们接单上门服务来啦,顺便给您再整理一下家务。”独居在如意湖社区月湖一号小区**岁的张阿姨,出门不小心摔了一跤,不方便出去理发,于是给社区打电话提交了上门理发的服务订单,志愿者接到服务订单及时受理,帮阿姨理发,整理内务,热心周到的服务让居民竖起了大拇指。为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街道各社区以强化社区服务功能为抓手,着力完善社区共驻共建服务体系,结合“双报到”“红线板凳会”“点单派送”等活动载体,挖掘整合多方资源,引导共建单位、物业企业、社团组织等与社区合作开展各类活动和公益性服务,有效破解社区服务与群众需求不对等、资源调动不充分等治理问题,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功能转变。以送服务为切入点,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小李,非常感谢你上门来帮我进行养老认证,让我可以按时领取退休金。”家住友爱社区银都蓝湾小区的任阿姨激动地说。居民的需求在哪里,社区服务就会延伸到哪里。街道各社区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准则,依托网格化管理,建立“日常工作在网格”工作机制,常态化安排社区工作者进行网格走访,进一步畅通信息渠道,延伸服务链条,推行“流动办公桌”“上门服务”“延时预约服务”等服务模式,用亲民、便民服务增进社区与居民的沟通联系,化被动为主动,更加及时有效地办好群众身边的小事、难事,不断提升群众对社区的认可度、满意度。以解民忧为立足点,转变服务模式,提升服务品质。“感谢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在工作这么忙的情况下还积极指导筹备组开展工作,我们期盼已久的业主委员会终于成立了。”利民社区水木兰亭小区的居民高兴地说道。业委会的成立,让小区有了“当家人”。为进一步深化基层民主协商治理,街道各社区以“民事、民议、民决”为导向,搭建“红色业委会”“长廊议事会”“党群议事亭”等议事载体,广纳民意、广集群策,协商解决社区治理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实现了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的转变,逐步打通基层治理“脉络”,形成“力所能及,自己办;特殊问题,专项办;急难问题,协作办”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下一步,富兴街街道将持续深化基层治理新思路、新方法,从小处着手、细处用心、实处发力,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改进和完善服务效能,让服务居民更有“深度”,社区治理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