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贾汪区好生态引来观鸟团、研学团,潘安湖畔架起“长枪短炮”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月**日,来自贾汪的观鸟爱好者杨先生在潘安湖拍摄到了“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震旦鸦雀对环境的要求十分苛刻,它们能够在潘安湖湿地安家落户,说明潘安湖乃至贾汪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生态环境治理效果显著。
夏日的潘安湖湖畔,生态优美、鸟语花香。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在湖中央鸟岛和*.**平方公里潘安湖水面上“安家”的飞鸟。夜鹭、纹耳鹎(bēi)、苇莺、翠鸟、仙八色鸫、赤麻鸭……鸟儿与大自然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今年**多岁的韩先生是一名生态摄影爱好者,他经常带着专业相机到这里拍鸟,见证了环境越来越好的潘安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鸟儿前来繁衍生息。
“像这么宽广的水域,尤其是潘安湖这几年的水质好了、水草好了、水里生物多了,鸟类自然就被吸引来了。这段时间我们拍到了鹈鹕、斑鱼狗、蓝带翠鸟、红尾伯劳、黑翅长脚鹬(yù)。”喜欢拍鸟的韩先生是摄影圈中出了名的生态观察员,并且结识了一批生态摄影爱好者。他时常向大家报告鸟类活动的信息,其他人会根据时间节点过来拍摄。
“这是什么鸟呀?这么好看。”“咱贾汪能有这种水鸟?”韩先生拍的黄苇鳽(jiān)这两天成了市民的热议。
贾汪有着***多年的煤矿开采历史,曾经“一城煤灰半城土”,老贾汪人戏称“麻雀飞过都得变乌鸦”。过去根本见不到这么多美丽的鸟儿,如今野鸟众多,这一切来源于贾汪狠抓生态治理。
贾汪把生态立区作为全区工作的重头戏。加大采煤塌陷地和采石宕口修复治理力度,加快打造以大洞山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天然绿色生态屏障,以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中心的湿地片区和以京杭大运河、不老河、屯头河为主线的水生态走廊,构建了山水相融、蓝绿交织、林田共生的生态新空间。贾汪积极抢抓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等政策契机,大力推进采煤塌陷地复垦和生态修复再造。因地制宜,先后实施了潘安湖、月亮湖、解忧湖、龙吟湖等塌陷地治理工程,完成各类采煤塌陷地复垦治理总面积*万余亩,再造耕地*万余亩,形成湿地景观*.**万亩。贾汪把水环境治理贯穿到各项工作的全过程,紧紧围绕河湖长制工作部署,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河湖保护战,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强化河道水质监测及常态化监管,科学合理规划强排站建设,加快推进雨污管网、水生态景观建设,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河湖生态格局。
仰头见蓝、推窗见绿,空气越来越好、河水越来越清,贾汪生态越来越好。野生的鸟儿在贾汪多了起来,一些摄影爱好者顺势组建起了拍摄野鸟的拍鸟团,把贾汪生态和谐的美景传递,一些教育机构还把潘安湖观鸟组建成了研学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