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镇江“推进农业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近年来,镇江始终聚力建设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农业强市,持续打造生态宜居美丽城市,取得了长足成效。 *月**日上午,“推进农业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及句容市、丹徒区相关负责同志,分别介绍党的二十大以来镇江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工作成效和亮点,以及下一步举措。 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绿水青山共蓝天 “*-*月,镇江PM*.*年均浓度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分别同比改善*.*和*.*个百分点,改善幅度排名全省第*和第*;地表水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分别为***%、**.*%,排名全省第*和第*。”新闻发布会上,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我市生态环保工作取得的新进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镇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强化污染源头治理,守护城市蓝天、碧水、净土。今年以来,镇江实施***项年度大气污染防治工程项目,全市**家排放大户开展友好协商减排,全面提升***家铸造行业企业大气治理水平,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镇江实施**项水污染防治工程,持续推动**个工业园区水污染物整治,深入开展城镇区域水污染平衡核算管理,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个长江入江入河排污口已完成整治****个,***个涉太湖流域排污口完成整治***个。与此同时,全市开展**家重点监管单位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和整改“回头看”,推进高风险遗留地块调查和管控,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开展无废机关、无废乡村、无废社区等*类无废细胞建设,打造镇江新区新材料产业园“无废园区”等创新案例,进一步打好净土保卫战。 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通过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工作,深化林长制改革,开展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全力推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今年以来,全市已完成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面积**.**公顷;新建湿地保护小区*处,新增湿地保护面积****公顷,扬中新建小微湿地*处,全市累计修复湿地面积****亩;组织开展镇江长江江豚生态科学考察和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江豚保护区内发现了青头潜鸭、东方白鹳、粗梗水蕨等珍稀物种,“怀孕江豚产仔”、“江豚捕食刀鱼”等屡上央视和热搜;完成造林面积*.**万亩,森林抚育面积*.**万亩,长江岸线森林质量提升*.**万亩。 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 农业农村焕新颜 今年夏粮工作,镇江交上了一份优秀答卷。今年,全市夏粮面积**.**万亩、总产量**.**万吨,平均亩单产***.*公斤,分别较上年增加*.**万亩、*.**万吨、*.*公斤/亩,夏粮生产取得总面积、总产量、单产水平“三增”的好成绩,其中夏粮产量增幅、亩单产增幅均列全省第二。 镇江始终聚力“国之大者”,切实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截至*月底,全市生猪存栏**.*万头,水产品累计产量*.**万吨,蔬菜产量预计达到**.**万吨。总体来看,全市蔬菜、肉、蛋、奶等“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稳产保供基础稳定,粮食安全得到有力保障。在此基础上,我市还规划建设优质粮油、绿色蔬菜、精品水产、现代畜禽、品牌茶果、特色园艺*条特色产业链,编制完成全产业链图谱,聚力彰显农业特色。大力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镇江正在不断发力,截至*月底,全市开工建设农业农村重大项目**个,完成投资**.**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实现***.*亿元,同比增长*.*%,超过省均*.*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位。 农民,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镇江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扎实推进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继续深化“六个一”挂钩帮促机制。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列全省第五位;同比增长*.*%,增幅列苏南地区第一,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个百分点。 作为全市重要涉农板块,句容市和丹徒区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上也是硕果累累。句容市先后荣获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实施县等称号。*月,句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入选****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丹徒区以产业振兴为抓手,重点打造北部沿江农业带、中部万亩茶园示范区、南部生态稻渔集中区,以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显著成效带动乡村全面发展。****年荣获“镇江市乡村振兴先进集体”,****年度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综合排名取得第一等次,同年获批创建省级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 未来,镇江将进一步推进镇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市住建部门表示,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靓面子”向“实里子”硬核质变;完善动态长效管理,推动“建得成”与“管得好”同步提升;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推动“走出去”与“引进来”双向发力。统筹城市与农村,兼顾现代与传统,久久为功,一步一个脚印,让“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景变成美丽图景。 “双碳”各项工作稳妥推进 低碳城市建设持续 今年*月**日是中国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示三周年。*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要讲话和批示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获评国家低碳试点优良城市。 作为国家低碳试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省唯一的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市,我市通过强化政策系统谋划,加快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突出科技创新引领,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积极推进“双碳”工作。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产业链完成应税销售***.*亿元,同比增长**%,远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水平。同时,推进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和绿色制造提升行动,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年,全市单位GDP能耗指标在省高质量考核中列Ⅱ类地区第一,也是唯一保持下降的地区。 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朱华表示,未来一段时间,是镇江推动实现碳达峰和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的叠加并行期,需要将“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奋力描绘美丽镇江新画卷。 镇江将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深化长江大保护。具体说来,将以“双碳”工作为引领,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加快规划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扩大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终端消费中的比重。加快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示范应用和推广,积极推动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工作,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做到在发展中降碳、在降碳中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加快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研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市场化机制,优化项目评估机制,推动土地、能耗等要素资源向绿色低碳产业和项目集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认真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法》,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深化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工程,加快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推动长江镇江段环境质量早日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记者 单杉)如有附件或图片请到网址中下载或查看http://***.******.***.cn/zhenjiang/bmxx/******/b*f*****ede**a****f**eea***e**f*.shtml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