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3万公里寻亲路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江卉 通讯员 朱铭 王振海“今天,我给大家讲述的是革命烈士李汉清的故事。”*月**日,在烈士纪念日到来之际,武汉市东西湖区军地联合发布《耀信仰之光 固英雄丰碑》主题系列短视频。一部部短视频的背后,是一段*万公里的寻亲路。****年*月以来,东西湖区军地联合、成立专班,寻访烈士亲属、完善烈士事迹。两年半时间里,寻亲专班总行程超过*万公里,涉及**个省份、**个县区,共走访***多位烈士亲属和知情人士,从**多个档案馆、文史部门和图书馆带回****多条线索,完善了**位烈士的英雄事迹。为烈士寻亲——“**多年过去了,没想到你们还记得”“洪发田,男,****年出生于河南省永城县条河宏村。****年参加当地人民武装队任侦察员,于同年转入地方工作,担任本地工作队队长,****年*月到朱家庄执行任务时被捕,牺牲于五老家。”短短**余字,是烈士的全部生平记录。“东西湖区既不是烈士的出生地、也不是牺牲地,他为何登记在东西湖区?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他的亲属是否健在……”寻亲专班在整理烈士名录时发现,有类似情况的河南籍烈士共有**名。今年*月,专班前往河南永城,辗转找到洪发田烈士的长孙洪新琳。洪新琳居住在武汉,他介绍,“当年,父亲从河南来东西湖参加围垦,后来把奶奶接来,爷爷的烈士身份就登记在武汉了。”得知军地专程寻访,洪新琳颇为感动,他说:“爷爷的英勇事迹不能忘,谢谢你们为烈士寻亲。”烈士赵永田,也是河南籍,牺牲时年仅**岁。在永城,寻亲专班找到了烈士的女儿赵兰英。“父亲牺牲时,我还在母亲腹中。”赵兰英告诉专班,小时候常听家人说起,父亲是“神枪手”。当年,爷爷奶奶想阻止他上前线,还给他安排了婚事,希望他留下来,但他只留下一句“我有任务”,骑上马匆匆离去,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赵兰英说,多年前,叔叔在东西湖参加围垦,爷爷随叔叔定居武汉,父亲的烈士证就这样来到武汉。****年*月,爷爷去世,赵永田的烈士证也不慎遗失。“**多年过去了,我们都快忘记了,没想到你们还记得。”看到专班跨省寻亲远道而来,赵永田的堂弟赵世奎红了眼眶,几度哽咽。寻亲专班经过半年多的走访、摸排、核实,**名在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时期牺牲的河南籍烈士最终与亲属“相认”,让英雄往事浮出水面,英雄精神赓续传承。为烈士立传——“对烈士是一种慰藉,对后人是精神传承”“他抱着炸药包冲向敌堡,是一位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参观东西湖区革命烈士云展厅,吴家山中学学生程小雅被陈汉福烈士的事迹深深打动。两年前,陈汉福的英雄事迹还无人知晓。****年*月,时年**岁、已有两个女儿的陈汉福奔赴抗美援朝战场,成为志愿军第**军**师***团战士。****年,家人收到陈汉福的烈士证明,但对其牺牲细节一无所知。“父亲是如何牺牲的?”如今,陈汉福的两个女儿已年过古稀,她们一直想解开这个谜团。专班多方打听,了解到的唯一线索,是陈汉福的战友饶汉耀还健在。然而,志愿者们找遍档案和户籍资料,没有找到饶汉耀。有一次,他们无意中听到有位年逾九旬的志愿军老战士名叫饶耀先。登门寻访才发现这位老人就是苦苦寻觅了两年的饶汉耀,原来他多年前已改名为饶耀先。“陈汉福是炊事兵。”饶耀先眼含热泪地回忆,“石岘洞北山战斗打响时,我们被敌火力拦住,前去爆破敌堡的同志相继牺牲。关键时刻,送饭到前线的陈汉福挺身而出,抱起炸药包冲向敌堡,用生命打开了胜利之路……”“*万公里寻亲路,英雄事迹感人至深、拨动心弦。”东西湖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程雪山说,“为烈士寻亲,对烈士是一种慰藉,对后人也是精神传承。”如今,军地寻亲专班为每名烈士建立了信息台账,收录烈士基本信息、英雄事迹、军装照、生活照、遗物照等,制成电子档案,并编纂了《东西湖区革命烈士英名录》《东西湖区革命烈士寻亲手记》,作为当地党校授课和中小学校国防教育课程教材。为烈士画像——“让我**年来第一次见到父亲”“这就是我梦里的父亲啊!感谢你们,让我**年来第一次见到父亲……”看到父亲的画像,**岁的连惠书老人哭得像个孩子。这一刻,她一生的遗憾终于了却。连惠书是烈士连凤山的女儿。连凤山参加过****年八路军伏击侵华日军的黄土岭战斗,他牺牲时,女儿连惠书尚在母亲腹中。生前,连凤山没有留下任何照片。专班登门拜访时,了解到连惠书的心愿,就想给这位思父心切的老人绘一幅烈士画像。连惠书告诉志愿者杨琼:“叔叔生前说过,他和父亲长得像,我和父亲的神情也非常相似。”老人拿出自己年轻时的照片和叔叔**岁时的照片。杨琼对着两张照片,用了整整*天时间进行肖像创作。那天,专班再度登门,向连惠书送上用镜框装裱好的烈士画像。老人颤巍巍地揭开红绸布,一眼望见父亲英姿勃发的戎装肖像,禁不住热泪盈眶。东西湖区登记在册的**位烈士中,有**位烈士没有照片。于是,专班萌发了为烈士画像的想法:“烈士的亲人们等了一辈子、念了一辈子,不一定能找到烈士的墓地。一张烈士画像,或许可以慰藉亲人的思念之情。”眼下,寻亲班正组织专业人士创作烈士画像,已完成*幅并赠予烈属。两年半来,军地寻亲专班马不停蹄、四处奔走,东西湖区登记在册的烈士人数从**位增加到**位,找到烈士亲人**人,并协调相关部门为**余位烈士后代解决了实际困难。
查看隐藏内容